新版《规程》引入了多项变化,例如,教宗去世后不再在遗体所在房间宣布死亡,而改为在圣堂内宣告;遗体直接入棺;教宗遗体安放在开放棺木中供信友瞻仰与敬礼;取消了传统上使用的柏木、铅制和橡木三重棺木设计。
亲爱的兄弟姊妹们,保禄宗徒的书信不仅是为厄弗所人所写,更是为我们因着同一个洗礼而归化的基督徒所写。
教宗愿意接触这些悲剧,但他愿意像上主那样做,即亲手触摸并予以治癒。他以亲身经历的方式直接触摸这些复杂、艰难又充满紧张局势的现实,意在恢复往来和相遇的桥梁,意在治癒创伤。
教宗指出,修女们也应与当代的男女结出共融的果实,因为我们的天主是人类历史的天主,而我们的信仰是一种在人类历史中运行的信仰。我们在今日男女的疑问和期待中,看到了我们跟随基督的重要踪迹。
「传教士是一个自由的人,不受这些俗物和枷锁束缚;他是一个无私的人,只为上主和主的福音而生活;他是一个持续前行的人,不但自己悔改,也不断推动那劝人悔改的牧民工作」。
圣伯多禄的讲道宝座当米开朗基罗在设计新圣伯多禄大殿后殿时,认为光线于建筑有其同等重要的地位,而贝尼尼则完美地发挥这一原则:一道亮光的射入,在光中有一只鸽子的显现,如同圣神,并有天使在云间飞舞。
“改变”照片展于5月7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揭幕,前来梵蒂冈的朝圣者和游客得以欣赏24张触动人心的照片:从巴西亚马逊地区原住民团体领袖的自豪,到澳大利亚的天空之美,更有在孟加拉因气候变化而干旱的受伤土地。
帕罗林枢机在主持其母亲的葬礼弥撒上这样深情追忆缅怀慈母。
她的讯息也表达了教会共融的强烈意识,这可以从她对大公会议新礼仪的赞赏而看出。
由内而发的祷声,是对禧年的回应和祈愿。游行队伍来到岭东天主堂大门前,大家一起朝拜十字架。随后,游行队伍缓步进入圣堂内。接着举行了纪念洗礼的仪式,祝圣圣水、洒圣水、开始圣家节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