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肋6:5;民5:7)这个平日的掠夺者,怎么会转身下树就改弦易辙,决意重罚自己,成了个散财济贫的义人呢?!
一位印度商人赠给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肋撒嬷嬷五句话:沉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仰,信仰的果实是仁爱,仁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盼望天主降福这个充满大爱的养老院。
阿肋路亚!
无论是德肋撒姆姆的仁爱会服务被舍弃的人,还是教会内,以及不同组织的服务机构,在我们的世界上,服务有需要的人,这些都是爱德的服务。然而,在教会内,我们有一个做爱德服务的区别:为天主做事和做天主的事。
2007年6月调来了一位新神父,他给我们讲道时说,作为一名基督徒,要聆听主的声音,传播主的福音,聆听人间的苦难,分担人间的苦难,像德肋撒姆姆那样,在爱中行走。
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德肋撒修女说过:“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记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印度德肋撒修女曾讲过这样的一句话“爱心成就了信心,爱心与信心是分不开的”。这句朴实而又富有内涵的话语在这位用信心与爱心去服务最小兄弟的“爱心大使”身上得以完全的实现。
在我们的圣召反省和具体的牧灵经验中,使我们感受到家属对于圣召的稳定和发展有很重大的影响,这在圣奥斯定、圣方济·亚西西、圣鲍思高、圣女德肋撒等诸圣的身上,可以得到印证。
有一次我们饿得经过麦田时掐穗吃,老师也没钱给我们买点心……”说到这里,安德肋走过来有几分嗔怪地插嘴道:“就你贫嘴,跟这样的老师在一起,就是苦些累些也心甘情愿,更何况老师以身作则,给我们树立了甘贫乐道的榜样呢
《肋未纪》确实写道:土地不可出卖而无收回权,因为地是我的,你们为我只是旅客或住客(廿五23)。土地是神圣的,因为它是上主的一项恩典,理当得到保护与保存,它象徵了代代相传的天主祝福和人人得享尊严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