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合到总堂,从圣母山到东社,到处都有他制作的图片展览。潘神父每天工作到深夜,备课、写资料。自己花几万元为福传奉献(印资料、买书、圣物、路费等等)。
教堂门口的圣母山被搭建的圣诞马棚点缀的更加圣洁漂亮。小耶稣安静详和地躺在马槽中,圣家和牧羊人平安喜悦地享受于荣福之中。走进教堂,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座年轻且富有朝气的圣堂里参与弥撒的教友座无虚席。
人们逃避家庭、城市、社会及自己的问题而逃至深山中去寻觅心内的平静。既然是要寻觅“心内”的平静,又怎么可能在“心外”寻得呢?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并不在于你身处之地方。
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记载:雍正年间,山带阁注楚辞,曾引利玛窦神父、汤若望等神父之说,并称利玛窦神父为“利山人”。
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40位教友前往太原阪寺山朝圣,就在这次朝圣中,天主感动了我。后来我就参加了圣经班,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使我知道了天主爱的旨意。
他们和犹太人互相仇视,在革黎斤山建有自己的圣殿。)②以色列人要从犹大到北部的加里肋亚,通常要绕经培肋雅。但现在主却走经撒玛黎雅,还和撒玛黎雅一位妇人谈道,这有何意义?(这是耶稣刻意的安排。
这一幕可以与很久以前发生在另一座山———西奈山上的一幕相媲美。天主在西奈山上向以色列人保证:他将永远同他们在一起。他临在的标记就是律法,总结成十句话,我们称之为“十诫”(出20:1-17)。
神父安排中午与我们一起用餐,餐后带领我们及远自澳洲墨尔本来朝圣的陈树荣修士全家登山到圣母亭,恭念玫瑰五端经,祷声伴着松涛山韵,午间在山中回荡,神父并一一为我们覆手降福,呈现一幅恭敬圣母的景象,感人至深!
当耶稣诞生在白冷的山洞里的时候,一道“浩大的光芒”出现在大地;一个巨大的希望进入了所有期待它的人心中:圣诞节这天的礼仪高唱“浩光”。
答:用山羊毛做成,共十一幅,较长(每幅30肘),用铜钩连接,覆盖在第一层布幔之上(26:7-11)。问4:帐棚最外层盖了哪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