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友从基督那里领受的观点,是有智慧与关爱的眼光,它能察觉到世界之美,也能体谅它的脆弱。天主透过这个眼光亲自看待祂所爱的人类和整个受造界,祂手中的化工。」但是那些为基督欢呼的人心中究竟怎么想呢?
世界病人日不仅是祈祷和为教会益处牺牲受苦的时刻,更是召唤所有人从患病弟兄的面容上,认出为拯救人类死而复生的基督的圣容,教宗以特别的方式又一次关怀苦难中的人们,他用梵二神长《告贫困者、患病者及受苦者书》的话说
他先谈圣洗圣事,指出圣洗圣事并非流于形式,而是必须牢牢记住的一项举动,因为这圣事恩典带给基督信徒生命无人能熄灭的希望。 领洗的日子无疑是基督信徒美好,甚至幸福的纪念日。
首先,神父邀请基督的平安降临于每人身上,因为只有基督的平安才是真正的幸福,才能治愈破碎的心灵。
(路23:47)也正是藉着这爱,骷髅之地成为今天的圣地;耻辱的十字架成为基督信仰的光荣标志;耶稣被钉受死成为永恒的司祭。我们待人是否常常宽恕?是否立刻宽恕?我们的宽恕是否真是一笔勾销?
教宗省思《厄弗所书》关于婚姻的思想,称圣保禄宗徒的教导具有革命性,因为他以当时的人类学指出丈夫应该爱妻子,如同基督爱了教会(五25)。在那个时代,也许这是关于婚姻最具革命性的表达。这一直都是爱的道路。
我们不但要作基督的信徒,更要作基督的门徒。因为“人若不信他,又怎能呼号他呢?从未听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没有宣讲者,又怎能听到呢?若没有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讲呢?”
他引用天主教教理的教导而说:“圣神使司铎肖似基督,代表基督,并以基督的位格(inthepersonofChrist)教导、圣化及治理教会。
关于迁移圣比约神父遗体的意义,本台访问贝尔彼得(AntonioBelpiede)神父,他是圣比约神父所属的嘉布遣会副省会长及发言人:答:迁移遗体是个仪式,整个仪式嵌入美及基督宗教礼仪的深度中。
(综合报道)法国多个网站报道,该国至少12间圣堂一星期内遭袭击及破坏,相信与最近「反基督宗教」浪潮有关。本月17日,在12时正主日弥撒后,巴黎著名的圣叙尔比斯大殿遭狂徒纵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