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在1886年写的《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的小说里,也充分说明了这个观点。故事的主人公帕霍姆拿着全家积攒的1000卢布,为了从土地商那里拿到“一天可以走过的土地”。
(摘自陈介夫《圣事论新编》P141)天主教要理也重申“从起初,基督徒带来为感恩祭用的饼酒,也同时带来他们的礼物,为分给有需要的人。
(二)耶稣对慈善事业的贡献主耶稣讲过「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路加福音10:25-37),训勉我们向有需要的人发挥爱心,不计代价。
比花儿美丽的是爱,花儿的美丽是大自然天然的给予,爱的花朵需要心灵的滋润!爱生命、爱生活、爱他人,爱更多的是给予,而不是索取。
他们既不需要房屋,也不需要衣食。他们都能活到百岁而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疾病。过了一段时间,上帝想去看看人们生活得怎么样。他看到的是人们互相争吵,只顾自己,不仅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反而诅咒起生活来。
做事情,包括为谋生需要而做的,即所谓本职业务,也包括出于兴趣、爱好、志向、野心、使命感等等而做的,即所谓事业。
(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6)他们期望司铎在举行弥撒、聆听告解、安慰病患忧者、教导孩童或成人坚振教义、传讲天主圣言的时候,都能注入爱心与奉献,为人所创的科学,无法带来救赎与永生;他们期望司铎能安慰并善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该当把祈祷的绝对需要放在度奉献生活男女人士灵性生活的中心。我们打算颁布一份文件来设法达到这一目的。
教宗这样向在场的信友们说:“这个伟大的圣人提醒我们:在教会的心房中必须常常燃烧着传教的热火,不断推动我们在未接受福音的地方作首次宣讲,同时也在有需要的地方进行新传播福音。
把这钱都用到小修士的伙食上吧,他们都正在长身体,很需要加营养,我知道他们的伙食很差,每每想到这里,我就感到对不住他们!”说着说着,主教眼睛就湿润了……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主教向上攀登的身影益发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