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百思不得其解地问她。她说:“人要做个有价值的人,我在你工作忙时就出门与村里的人谈谈家常,聊聊信仰,多做多了解,就知道了。”于是她就把我带到她找到的教友家里,让我跟她一起带领流失的羊重归牧栈。
在生活中我们的行为能彰显,见证天主的爱,让他人在我们身上看到天主的爱,教友的家庭幸福更能体现基督的爱。可是我们的信仰有时是苍白无力的,从我们身上看不到信仰,不是我们信仰不好,是我们没把信仰生活化。
教宗说,耶稣的体血“让我们有勇气走出自我,怀着爱来对待他人的脆弱。就如天主为我们所做的一样,这就是圣体圣事的逻辑:我们接受耶稣,祂爱我们并治愈我们的脆弱,并在他们脆弱时帮助他们。”
(宗3:5)由上述经文,可引出以下数点反思:1、施舍与帮助人的时候,如果只给了物质上的帮助,而没有把耶稣给人,其结果:被爱者所经验的仅是人的爱,感激的是施爱的人,所得到的仅是有限的帮助。
教宗良十四世向他的家乡芝加哥的青年发表视频讯息,敦促他们建设团体、拥抱天主圣爱,并且在当今世界做“希望的灯塔”。
1994年丁杨上初中时才知道有天主教,1996年当他第一次走进教堂时,好奇地在教堂里买了一本《简言要理》。
那是二战时期的一个傍晚,法国中部的皮埃尔小村的居民正在村中央的小教堂里兴高彩烈地过圣诞节,一队德国士兵忽然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人们眼前,扬言:教堂里有一个反对德国的犹太人,如果不交出来,他们将血洗这个村子。
主教异常激动,恭恭敬敬地将圣像安置在院中。郑主教的侄女郑修女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他们每天在圣母像前祈祷,有一次他们念玫瑰经念到痛苦三端时,主教突然不念了,稍停片刻后主教告诉她,听到圣母在说往高处。
最近读《爱的力量》,亚尔斯本堂神父维雅内的传记,让我感动的一点是:当维雅内刚到亚尔斯时,进堂参与弥撒的仅仅是十几位老年妇女和小孩,正如派遣他的主教所说的,那是个对天主很冷淡的荒芜了的堂区。
老人们身着节日盛装,高兴地观赏了丰富多彩的演出。冀联学院的学生表演千手观音联欢会在河北冀联学院表演的精彩舞蹈“千手观音”中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