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逝者本笃十六世教宗和全球20多亿信众相信,一个人尘世生命的结束不是其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生命的开始,是新亡者进入永生的开始。带着这个希望,来送别的人们因此才会心领神会地以掌声送别这位可敬的导师。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有一个很出名的判断,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比喻是福音中主耶稣常用的表达方式,以人们生活的每日经验为题材,让听众很容易在脑海中,生出活灵活现的图像。当比喻中的材料取自於讲者和听者共同熟悉的生活环境,当时的听者对於比喻的含意自然很容易能心领神会。
但是,他们的信仰导师把他们带入到了一个具有深厚宗教气息的氛围里面去,借着深度的祈祷生活,他们通过信德也真实地接触到了复活的基督,所以,实际上他们也有了真实的与复活的耶稣相接触的经历,他们的宣讲也实实在在的是个人经验的分享
对今天的基督徒来讲,参与弥撒中最隆重的礼仪感恩祭,就是为纪念主耶稣在晚餐厅建立的圣体圣事,赐予我们精神食粮的真情回报。弥撒是人类敬礼天父最高的礼仪,是教友宗教生活的泉源和高峰。
关于恭敬圣母的理由,我愿意从印度德肋撒姆姆的几句话入手,这是因为德肋撒姆姆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就在天主的圣宠光照下认识到圣母是她真正的母亲,并且在她日后的一生中“从未忘记这个真理”。
(《救主的使命》通谕)就是说,基督以训令的形式交给所有基督徒的福传使命,作为一个客观性的事实,本该是基督徒信仰生活的内在性体认——与天主的相遇和亲密关系,因此它更该是一个主观性的事实,一个基督徒从内心自然而发的信仰表达
因此,感恩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就更显得重要。那么,感恩对基督徒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一、感恩应是基督徒应有的基本态度感恩是基督徒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态度。但基督徒的感恩,必须建立在耶稣之上。
“方济各的经济”国际会议已于9月22日至24日在意大利亚西西举行。会议期间,在利里克剧院舞台前安置着一个由亚西西塞拉菲科慈善机构的青年宾客绘制的罐子。罐子中央画着一朵大雏菊,颜色使人想起大自然。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5日主日主持诵念三钟经活动时,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说:天主的爱是白白赏赐的,是无限的。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天主富於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