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教会很快便认识到她见证的非凡价值,以及她福音式灵修生活的独特之处。1887年,德肋撒在罗马朝圣期间,面见教宗良十三世,并请求他允许自己十五岁加入加尔默罗会。
"司铎主日"则是在堂区举行的聚会,修女们在此为司铎祈祷、作见证,以展现她们使命的美好。
皈依的恩宠人们经常以肤浅和回避的眼光看待患病的世界,在专为病患举行的禧年庆典中,达尼拉修女的见证有如流动的活水。她说:“我对这个禧年的希望,就是我的皈依和能够懂得宽恕。
修士以贡献全人发展的工作,来见证基督,各人按自己的职业,如教师、医生、农业专家、传道员等履行福传工作。金邦尼传教士在亚洲教宗呼吁整个教会在亚洲福传事业中,扮演一个更积极的角色。亚洲时刻已来临。
中国教会之所以有今天,是西方传教士们远渡重洋、不辞万苦来到中国,以汗水播撒信仰的种子,以生命见证福音的大爱的结果。
信友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圣人,在劳工主保圣若瑟的帮助下,信友辛勤劳作,甘贫乐道;医疗工作者常向路加、天赐圣若望期望依赖;教师把更大的希望交给额我略教宗;信友丢了物件会向圣安多尼呼求,出行时会呼求日多达,作见证时会信赖德肋撒修女
其中,6位留学生学成回国先后晋牧(裴军民、徐宏根、杨晓亭、吴钦敬、姚顺、甄雪斌)。放眼全国各级、各地教会、修院、机构等,均有这些留学生主教、神父、修女的身影。
粉碎四人帮后的日子里,早早教会了三个孩子念天主经、圣母经、圣三光荣颂等常用经文,叮嘱他们睡觉前务必要先念几端。母亲有文化,常看圣书,同时也把信仰的道理、圣经里的故事、基督爱的精神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
一如启明女校的著名校友杨绛先生在晚年(2002年)曾这样深情回忆其启蒙母校:我爸爸向来认为启明教学好,管束严,能为学生打好中文、外文基础,所以我的二姑妈、堂姐、大姐、二姐都是爸爸送往启明上学的。
让我们先一起看看教会对这端信理的描述:“圣三是一个天主。我们并不宣认三个天主,而是一个天主有三位:‘同性同体的圣三’。天主三位并不分割同一的天主性,而是每位都是整个的天主……天主三位确是彼此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