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听闻洗者若翰被逮捕,以及知道法利塞人要谋害祂之後,似乎也退避,但祂这是策略性的退避,而非停滞不前。耶稣在退避之後却作出具体行动:宣讲天国和治癒病人。
当天的福音由法利塞人对耶稣的提问展开,即:「天主的国何时要来?」教宗指出,这个简单的问题源自一颗善良的心,多次出现在福音中。
你们要当心精神的傲慢、法利塞人的傲慢:那是世俗最糟糕的部分。」方济各会的灵修是「归还於天主的灵修」,因为「我们拥有或能实践的一切美善」都是天主的恩赐,应当全数归还给祂。
主耶稣也为这同一件事谴责经师和法利塞人。这种表面的信仰如今也侵蚀着教会的属灵生命,是极其危险的。
当天的《玛窦福音》清楚记载了耶稣对法利塞人的斥责。教宗指出,这也是对无益之虚伪的直接指控,这种人不想弄脏双手,这样的诱惑也存在于我们的时代。教宗进而深入到移民问题的核心,提出应对今日挑战应有的态度。
新约记载:耶稣有一次治好了一个附魔又哑又瞎的患者,法利塞人诬蔑耶稣行这奇迹是凭魔王贝尔则步之力。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省思《宗徒大实录》的章节,内容论述了一位名叫加玛里耳的法利塞人,他有分辨能力,在公议会中起身维护向民众宣讲耶稣的伯多禄和其他宗徒。
法利塞人这样祈祷:「上主,我感谢祢,因为我跟旁人不一样。」这就是虚荣。此外,还有炫耀和衣著上的虚荣:圣事的庆祝经常成了虚荣的场合,参礼者打扮得花枝招展,人们大肆庆祝。
比方说,在耶稣的时代,分成法利塞人、撒杜塞人等派别,每个人按照自己的信念来诠释法律。
而因着惊喜之情的恩宠,我们明白在生活中接纳一名被舍弃的人、亲近一名受屈辱者的同时,我们便是爱耶稣:因为祂临在于卑微弱小者、被拒绝的人,以及那些遭到我们如同法利塞人一般的文化谴责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