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的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相应带来的对精神文明进程的要求,以及普世教会的生活特质都在影响,甚或说催化着中国教会的发展。
环球的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相应带来的对精神文明进程的要求,以及普世教会的生活特质都在影响,甚或说催化着中国教会的发展。
2024年10月20日,普世教会将庆祝主题为《你们去邀请所有人参加盛宴》(参见玛22,9)的第九十八届世界传教节。为此,本刊按照惯例在此发表普世教会数据统计,以数字的形式全面展示世界教会的基本情况。
教宗在念经前的讲话中指出,「耶稣圣婴与祂的母亲玛利亚和大圣若瑟构成一个简单却光芒万丈的家庭图像」,那是「慈悲之光,是照耀普世的救恩之光,照耀每个人、人类家庭和每个家庭的真理之光」。
一般认为他只是一位过渡性的教宗,他却勇敢地接受了时代的挑战和教会对新需要必须作出响应的挑战。
7月28日星期四,教宗将前往琴斯托霍瓦(Czestochowa)圣母朝圣地,在黑圣母像前祈祷并主持弥撒圣祭,庆祝波兰开教1050年。
教宗本笃十六世衷心恳请世上所有信众,记得下星期二5月24日是在上海佘山圣母朝圣地极受尊崇的进教之佑圣母瞻礼。
据不完全统计,他任本堂仅年余就在不同堂点开办了三期教友教理培训班,培训教友137人次(含儿童),给符合进教条件的慕道者81人授洗,为60周岁以上和因病卧床者共200余人次施行了傅油圣事,其中30余人接受傅油后已安息主怀
编者按:一百年前(1919年11月30日),教宗本笃十五世颁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宗座牧函《夫至大》(MaximumIllud),它促成了今日丰富多彩的普世天主教各国的本地化格局。
初期教会被描述成一个「照料弱小病患的移动医院」。关于这点,教宗说:「对教会、对司铎的心肠和对所有信友来说,病患享有特殊地位。他们不该遭到丢弃,相反地却要治疗他们、照顾他们:他们是基督徒关切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