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年四月廿九日:复活期第四主日)为教会共融服务的圣召可敬的各位主教,亲爱的兄弟姊妹:每年的圣召节是个好机会,彰显圣召对教会生活和使命的重要,并加强我们为圣召祈祷,使之不但在数目上,且在质素上有所增长
虽然他们的工作和家庭都非常忙碌,但在团体的服务和参与上却都非常积极,尽心尽力。
他们之中大多数是本堂神父,为了体现这种精神,他们主动要求到最贫困的堂区服务。另外还有不少的神父在修院工作,如修院院长、神师或神学培育者。
长大后,丁松筠神父和大弟丁松青决定就读神学院,成为天主教神父后被耶稣会派到台湾服务。丁松筠神父1967年到台湾后,在新竹地区学习华语,从此与台湾结下不解之缘。
一如李修女的讣告所言,她曾在堂区和老人院等地服务。2020年10月发现罹患癌症晚期。因当时病情严重,不适合留院治疗,医院私下通知和建议作为其同会姊妹的家属,病人最多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回家准备后事吧。
事实上,响应人民物质和社会的需要,以及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二者不可能分开。在今天这个快速变迁的世界,格外须强调此点,因为如今我们对穷人的责任更加明确而迫切。
教会的传播使用现代化的媒体和通信手段,这一方法与社会相互契合,并且,教会的传播正在激励着司铎们和教区福传团体在更宽广的媒介与社会交流和沟通。
事实上,响应人民物质和社会的需要,以及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二者不可能分开。在今天这个快速变迁的世界,格外须强调此点,因为如今我们对穷人的责任更加明确而迫切。
今天,社会飞速发展,文化和讯息的载体更是层出不穷,花样众多,不仅有各种书籍,报刊杂志,而且有我们大家熟悉的互联网、MP3、MP4、手机等等。如果我们善用这些工具,将会为福传工作带来更大的帮助。
堂区内的神职人员与教友和当地社会的共融,是福传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