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钱穆先生说:“向往必须有对象,向往的对象是超我而外在的,对精神界的最高向往有宗教,对物质界的最高向往有科学,前者偏于情感,后者重于理智。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将神向我们的启示,完整地吸收与领受;从而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灵命。 3、速读有助克服对艰难经卷的畏惧感 许多原本觉得难读乏味的经文,也能因快速的读法而可以坚持地去读完它。
今届的主题是“当圣神降临于你们身上时,你们将充满圣神的德能,为我作证人。”(宗徒大事录1:8)这个主题,是青年人生活的方向。
教宗指责,“在这种情况下,宗教成为对立和仇恨的因素,能导致暴力行为”。促进和谐当务之急是“让每个人都坚信,不可以天主的名义,煽动对他人的蔑视、仇恨和暴力”。
懂得让人失望基督给我们的第二个教导是要学会让人失望。为了分析这点,帕索里尼神父引用福音中客纳罕妇人求主治愈她女儿的事迹(参阅:玛十五23-24)。
在走艰难的山路时,我们一定要专注观看路径;然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美景,令我们惊异,而它的壮丽就是给我们的一种回报。同样地,同道偕行的过程,或许备极艰辛,有时令我们感到沮丧。
对所有人来说,以什么姿态去看待工作和生活决定着我们是否幸福。如果我们内心感觉良好,那么,我们就可能感觉到快乐就在我们四周环绕。
我们中国有上海的佘山、山东等多个圣地。我们来到这些地方,并不是说天主只临在这个地方。我们到圣地不是为了得到奇迹,而是让我们在心灵的深处与天主相遇。
无论我们是否有功劳,都能蒙受慈悲。天主藉着爱进入每一个人的生命,我们不可阻拦天主施予爱的充分自由。慈悲正是爱的具体行动,在宽恕的同时,也转换和改变人的生命。
在追求使徒热忱的道路上,我们今天来看看一些在不同时期和方法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教会我们福传使命意义的人物。很自然地,第一位见证者就是圣保禄。这两期的教理讲授,我想专门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