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是我的独子,没有兄弟姐妹,从两岁起就没有了父亲,他的生命好孤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了一个男性角色的学习对象。
今天我一如往常催迫女儿起身,送她参加夏令营活动,自己好赶去教堂望平日弥撒,因为起得有些迟,所以来不及将今天的读经先看一遍,打算坐在第一排用心聆听,读经一是出谷纪第一章8-14节“有位不认识若瑟的新王兴起
开始大家有点生怯,但一说起天主对自己的好,个个脸上充满喜乐与感恩,这短短的时间根本不够用!最后的环节是参与隆重的弥撒圣祭。
教宗解释道,一个好的音乐家知道静默的价值,演奏和静默产生聆听的果实,聆听在对话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宗说,我们“共同的挑战是互相聆听”,在礼仪中“我们被邀去聆听天主的圣言”。
另一方面,也急需解决疫苗专利问题,好能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当地生产,从而加快疫苗的获取,否则为时太晚。
回到温州后,温州总铎麻神父在欢迎会上请教友们为新铎们祈祷,求天主常以他的慈爱恩宠伴随他们,愿他们效法基督,成为一位有圣德的好牧人。
因此他建议他们把眼光朝向天上,好能理解地上的事:“你们要挺起身来,抬起你们的头”(28节)。“你们应当挺起身来,抬起头来”,这是多么美好啊!
决心好下,困难难解,问题接踵而来。修女们没有收入来源,运转经费从何而来?安全设施如何完善?各种手续也得亲力亲为(此时手续还未完善),与此同时,一些反对的声音(包括个别修女)也频频入耳。
1945年,在战火连绵的炮声中苏神父如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文生大修院攻读神哲学,但随着时局的变迁到了1948年文生大修院无法继续在北京开办下去了,修士们只有转移到台湾或其他国家的大修院继续学习,可是包括苏神父在内的永平教区在校修士们未能被教区转往其他国家的大修院继续攻读神哲学
少年时期因受谦卑简朴的方济各会士影响立志修道,于三王来朝瞻礼后与家里人告别,前往方济各修院,穿上会服,系上神贫、贞洁、服从的腰带,并取会名比约。经过极艰苦的初学生活考验后,于1907年矢发大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