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奇迹一向是持怀疑态度的,可这次我真的信了。进入大学,是我信仰生活的一个转折点。没想到在皖北的这个城市中,聚集了十几个教友,也有幸认识了很多的神父、修女。我们经常在一起聚会,神父也来给我们送弥撒。
无论在病痛的日子或是痛苦煎熬中,我就是这样凭借不离不弃的信念及一本《圣经》,熬过漫漫长夜。我终于明白,这些年的病痛生活是上主对我的修剪,为的是要我结出美好的果实。
所以,祈祷本身就是爱德的一种表达,我们越真诚的祈祷,就越能谦卑自我表达出我们对天主绝对的信靠。祈祷不是我们给天主什么外在的光荣,反而是我们藉着祈祷空虚了自己让自我更圣洁。
她传教心火很热,告诉人们信基督今生平安、来世获永生。别人侮辱宗教,她会很急;遇到认识的垂危病人,她会不顾一切争取那人接受洗礼。
值得注意的是,陆毅神父从不担心钱或者当生活拮据时是否能及时得到帮助,我们的天父会照顾有需要的人,我不得不经常信靠天主的助佑,否则,我无法解释,我们这么多年来是如何走过来的。
其实,我们天主教会固然始终坚持一切天启的信理原则毫不动摇,但在人为的礼仪规定上都在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以利于福传事业的顺利开展。
教宗要求全体信众将传教事业视为己任。具体来说,主教、神父、修士、修女、平信徒,人人都应是福传员,且是永远在岗的福传员!福传是一种人人皆有的责任。福传的使命是对每一人的,而非某些人的。
好让我们在尘世再歌颂主爱的锦绣,让世人说:看,这些美好的信主的人们!
也就有僧人为了敛财,蓄意把信众引向花钱消灾误区,支持此类对神谴和报应无所畏惧的立场。这种购买赎罪券的畸形宗教运动,或将是压垮中国道德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积极参与教会的公开追悼礼仪,争取和大家一起去教会公坟或主教、神父、修士、修女和诸信者墓地祈祷、献祭、拜安所,为亡者献上真诚爱心和敬礼,这不仅能体现教会是真正爱的团体,也能为社会树立纪念、追思、孝爱先辈和诸亡者的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