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与分裂是基督徒经验中完全相反的两个概念。二者从最后的晚餐厅开始,直到随后的两千年来,一直存在于教会历史中。人的利益和骄傲导致了分裂,破坏了基督徒的合一。
人若常常默想,心灵一定能得到极大的安慰;人的灵魂仿佛在上主的怀中安眠,如同婴儿在慈母怀抱中安睡,且有一种凭虚御风,超凡脱俗的感觉。默想是个人行为,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是默想的最佳时刻。
益都教区的王正平神父五年前曾患脑溢血,出血量30毫升,抢救七天不省人事,医院准备开颅手术,那天溢血停止,医生决定先观察后手术。没想到第九天人醒了,医生感到神奇。
在我们的生活中曾有过这样一个人。
是谁的歌声,这样优美动听?在这歌声前,百灵选择沉默,夜莺也不再作声,连整个寰宇,都为它停止了运行。原来,是一只鲜血淋漓的鸟儿,在用它的生命,放声歌唱。人们称它为荆棘鸟。
印度教徒庆祝达善节(Dashain)节日的同时,超过一百名年轻的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在位于首都加德满都西北三十公里的戈达瓦里,参加为期三天的灵修避静,直到明天。
「大城市虽然人口拥挤,却标志一种缺乏人情味的生活,人们正逐渐对此习以为常:冷漠蔓延,沟通愈加虚拟不实,生活缺少赖以建立的坚定价值观,以及只讲求拥有和外表的文化盛行。
经师和法利塞人带来了一个犯奸淫时被捉住的妇人,叫她站在中间,便向耶稣说:师傅!这妇人是正在犯奸淫时被捉住的,在法律上,梅瑟命令我们该用石头砸死这样的妇人;可是,你说什么呢?
教宗提醒大家,基督信仰对家庭必须面对的挑战所作的回答是:更加信赖上主。而要做到这一点所需要的力量,是来自靠聆听天主圣言滋养的信德。
十四处苦路回顾了耶稣从被判死刑到安葬坟墓的事迹,青年们在拜苦路活动中通过默想、艺术表演和在现世舍弃自我的圣德楷模,重新认识了耶稣的面容和祂在日常生活苦难中的各种经历,并祈求自己能因慈悲而被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