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举行剪彩仪式,几位负责修女将大院作会场布置一新。在弥撒和剪彩礼中,几项新颖自然的礼仪令人赏心悦目,且极富意义。第一,露天圣堂,愈显开放。弥撒是在老年之家的大院中举行的。
教宗表示,芬兰信义宗代表团前来访问伯多禄宗座,进行大公朝圣之旅,其意义正是在於强调为基督作见证是合一的基础。教宗也为信义宗和天主教会在对话道路上取得的成果而感谢上主。
文件写道,种族和宗教少数群体成了迫害的对象;殉道者属於全体教会,他们的苦难形成了超越基督徒之间历史上分裂的‘流血大公运动’,要求我们大家促进基督门徒可见的合一。
在这篇文告中,教宗为全世界呼求和平、修和与希望的果实,首先是那可爱和饱受煎熬的叙利亚,其人民遭受没有尽头的战争摧残。
我要特别祈求天主,愿此行有助于增进基督内所有信徒间的团结与修和,以此作为持久和平的记号,这是天主为整个人类家庭的梦想。我知道,许多人正活跃地为我此行做准备。我衷心感谢大家。
全部礼仪持续近两个小时,自始至终展示了天主教会礼仪的庄严、神圣、使人举心向上;显示出天主子民共属一栈、共属一牧,在基督内共融的特征。
西斯塔舒枢机为这圣堂下定义说:这是一座具有艺术、圣经、神学、灵修、传授要理各方面意义的圣堂,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同时,指出了目前教会运动团体所面临的困难:地方教会司铎与教会运动团体之间缺乏必要沟通和协调;缺乏对平信徒进行教会道理的培训;缺乏应对世俗化挑战的有效措施;个别基督信徒缺乏见证信仰的激情;移民、暴力、非正义
在此之际,他与耶路撒冷其他教会的宗主教和教会领袖共同签署一份声明,引用了教宗方济各和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在拉巴特发出的呼吁,强调圣城应当成为和平与修和之城,尊重耶路撒冷多宗教和多元文化的现状。
教宗解释道,祈祷有如「肺叶」,「给每个时代门徒带来呼吸;缺少祈祷,一个人无法成为基督的门徒」。圣神的降临「好像暴风刮来」,令人想到天主「最初嘘的一口气」(参阅:创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