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春的一天,我拉着小孙子在街上闲逛,邻居提着小包(读经包),见了我就说:“你不看看去?”当时,我还以为是演歌舞,她告我说是神父来了。我也想认一认神父,就跟上她去了。
而她全家女儿、女婿、小外孙、连亲朋好友共七个人,全部投入到了主的怀抱,成为了虔诚的天主教友。
教堂建在一个小山丘上,高出村舍和圣堂前方学校的两栋校舍,看去宛若鹤立鸡群。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毁的劫难。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位14岁的小女孩。
主说:“不要只看到你弟兄眼中的小刺,而看不到自己眼中的大梁。”人生活在社会中应该用平常心和正确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假如眼中只有他人的不足,别说主不喜欢,从个人心理角度来讲也不会舒服,更谈不上快乐。
一位老人在一条小河边,遇见一个忧郁的青年。这个青年唉声叹气,满脸愁云惨雾。“孩子,你为何如此郁闷不乐呢?”老人关切地问。青年看了一眼老人,叹了一口气说:“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穷光蛋。
当他们来到一个小河边时,父亲开口说道:“儿子,别推了,当年我推你爷爷就是推到这儿的。”听了这个故事,不知大家作何感想?
北京市宣武门内大街的南堂,是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创建的,当时乃一间小堂、称“宣武门天主堂”,又称“圣母无染原罪堂”,建造在首善书院内,它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天主堂。
1873年,主教从法国和意大利请了建筑师和工人,开始为她们建造一座哥特式的小教堂,25英尺宽,75英尺长,85英尺高。这是美国密西西比河西岸唯一的哥特式教堂。
首先,在镇邦街附近设立小圣堂,约于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才进入盐埕片区,1908年由法籍都必师神父主持建筑、施工,在盐埕片区今红星巷2号(原24号)建成一座400多平方米的天主堂———若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