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弥撒于2月16日主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举行,教宗由于在罗马杰梅利医院住院的缘故,无法亲自主持弥撒圣祭。他在事先准备好的讲道中强调了艺术家“化痛苦为希望”的责任。
依照教区三年轮训的培育计划,今次也是疫情后的首次持续培训,大家学习热情高涨,参与感极强,三天的培训课堂上,贾神父深入浅出,利用了九个课时,为大家详实而生动地诠释了福音中的“天国宪章”——即真福八端,原来人生的真幸福不仅仅是人人有口饭吃
文告签署日期为3月19日,发自罗马杰梅利综合医院。慷慨奉献生命——文告一开始便提出这一核心思想。文告通篇鼓励人们满怀希望地去回应内心所感受到的召叫。
晋铎后的米神父回到巴黎十三区圣伊波利特(SaintHippolyte)堂区实习和锻炼,在此堂区任堂区副主任。米神父在这里既是神父,又是工人。
每年教宗都要提前发布四旬期文告,给普世教友以信仰指导;全国各教区、各堂区,主教、神父们都要大讲特讲怎样度好四旬期,甚至为教友们安排集体避静神工。究其中心内涵,都离不开四旬期的精神:克苦、斋戒、祈祷。
圣父,我们把聋哑朋友在教会内的一切现况交托在您的手上,请您在这历史性的聚会中,为我们指出与普世教会沟通的指示和途径。教宗方济各的讲话恰好谈到与残疾人沟通的挑战,也提到为相遇文化作福音见证。
,在牧职岗位上坚持服务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是那时代所需的见证,而你怀着对天主全然的信赖,在确切的希望中谦逊地隐退,为爱而完全舍弃自我正是我们现时代所缺乏的信仰见证,你的见证犹如一粒落在地里死了的麦子必将在普世结出许多籽粒来
方济各之后将前往以色列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并在那里同君士坦丁堡新罗马大主教和普世牧首(OrthodoxPatriarchofConstantinople)巴尔多禄茂一世(BartholomewI)会晤。
她亦肯定教会团体在普世教会层面的对话与本地的合一进程能相辅相成。袁天佑牧师期望教会团体在撕裂的香港社会背景下能见证和谐,彼此联繫和了解,而教会团体和谐共处,也由此成为社会和谐的明灯。
教宗方济各继承了追寻不过于世俗的教会的使命,而这种追寻现正普及于教廷的改革当中。 根斯凡总主教解释:「教廷一直活在改革的道路上,这是预料中事,那些认识教廷的人,也认识到教廷有较佳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