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表示,《福音》记述了3个封闭的故事。第一个是天使救出了被黑落德投入监狱的伯多禄。教宗明确指出,伯多禄被救出是靠着众信友为他祈祷的力量。
我们本来属于天主的子民,然而,我们却对自己的信仰一知半解,甚至需要请其他人来给我们讲解福音,谈论我们的信仰。
譬如:将奉献当作可以从神手中换回几十倍、几百倍好处的廉价本钱;以基督的名义哗众取宠或蒙蔽恐吓他人,捞取自己的荣誉、利益;打着信奉追随传播基督福音的旗号,自己却并不理解,也不践行基督的福音,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可是,在马丁·路德生活的时代,人们一般并没有把善行’理解为耶稣在《玛窦福音》第25章中所列出的善举,而是把朝圣、上许愿蜡烛、行九日敬礼、向教会献仪,或相应行为,以及获得大赦当作
在灵魂大收割的时代,只要有人愿意去宣讲耶稣基督的福音,这福音的大能就能让祂的儿女们回家!愿福音之火在各地点燃,愿全地悔改归向天主!今天,在天上充满了欢乐,在地上彰显了主的荣耀,愿天主的圣名永受赞美!
教宗则以当天福音的记载着重论述了年轻的玛利亚和若瑟与这两位长者的相遇,説明年轻人藉此看到了他们的使命,年长者则实现了他们的梦想,这一切都是因为耶稣位於这相遇的中心(路二22-40)。
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城的场景,其中既有民众的喜乐与欢庆,也有耶稣苦难的苦涩与悲伤。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邀请信友们好好省思这段福音章节,因为其中也暴露了今日男女时常持有的情感和矛盾心态。
指出福音具备改变那些本着信仰接纳福音的人的力量,使他们摆脱邪恶,直至学会满怀喜乐和生命的新意为上主服务。到圣洗池前时从来都不是独自去的,而是在整个教会的祈祷伴随下。就像列品祷文。
这个恩宠不仅使他听到、见到了福音,而且成为福音的传播者。他和其他宗徒们一起,奉耶稣基督的命令到处去传扬福音。从他开始,人类历史拨开乌云见青天,开始走上新的道路,看到了新的希望,生活在新的时代。
我们的《天主教教理》第2296条:“在死后捐赠器官是高尚而有功绩的行为,值得鼓励……”祈愿天主,祈愿圣母玛利亚助佑他们,为实现这一人生夙愿,以这种非凡的善行与义举去见证我们的信仰,传扬基督福音,为光荣我们的在天大父去践行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