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那些自视甚高的法利塞人领袖,判定复明的瞎子和耶稣是罪人。教宗提醒说:这个复明的瞎子单纯又毫不设防地捍卫耶稣,最终宣告了对耶稣的信仰,甚至分担祂的命运:两个人都遭到排斥。
教宗从这段经文开始反省在罪恶中死亡的概念,并指出耶稣在当天福音中也对法利塞人说:「你们要死在你们的罪恶中。」 教宗解释说:「我们不可能独自走出罪恶。不可能!这些法学士并未清楚意识到这一点。
当年与耶稣同时代的尼苛德摩就是一例:他身为一个法利塞党人,又是犹太人的师傅、首领,他不敢公然去接近耶稣,只能在夜间跟耶稣促膝谈心,讨论天国的事(参若3:1-15)。
若望福音记载:经师和法利塞人带来了一个犯奸淫时被促住的妇人,让耶稣治罪,耶稣却对她说:去吧,从今以后不要再犯罪了。
在当天的福音中,法利塞人和经师狂怒填胸,彼此商议如何杀死耶稣,因为耶稣在安息日行奇迹。
想想看:经师、司祭和法利塞人的嫉妒与愤恨,罗马统治者的蛮横与无所谓,民众的见利忘义与朝三暮四;有多少人真心听取他的教诲,以期革面洗心?又有多少人,追随他只为获得吃得饱,恢复健康?
别人听了你的宣讲,还要看你的表现,我们切记不可成为法利塞式的假善人。以上三条,就是福传的牌子。当年雷鸣远神父一次传教4000多人,除了宣讲技能外,他的服务更了不起。
同样的道理,天主绝对不会因我们的软弱与罪过而收回他的仁慈,主耶稣在法利塞人家里做客时,告诉了我们一条惊人的真理:“负债的越多、得到的赦免也多,也越易于感恩”。
有些法利塞人来到耶稣跟前试探他说:“许不许人为了任何缘故,休自己的妻子?”耶稣回答说:“你们没有念过那创造者自起初就造了他们一男一女;且说:‘人要离开父亲和母亲,依附自己的妻子?两人成为一体’的话吗?
在耶稣的时代,许多人不承认祂,例如:法学士、司祭长、经师、撒杜塞人、某些法利塞人。不仅如此,他们还迫害耶稣,把祂杀死。我们应该自问:我愿意认识耶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