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这个主题,教宗邀请世人“以信德的眼光解读时代的征兆,使这变更的方向唤起新的和旧的问题,它们的相互对照是理所当然,也是必要的”(2019年12月21日与圣座各部会首长互贺圣诞佳节机会上的讲话)。
恰恰是传教士们“在他们的档案中完成了殖民地时代的这一工作”。二O二一年重返贝宁后,他推出了系列的档案整理计划,特别是现代化的数码技术。
智力培育是修院培育中的一大板块,在当时代,更是需要高素质人才建树教会,通过查阅、思考、写作和答辩考查修士们学习哲学的思辨和反应能力。
为此,“今天比往昔任何时代更需要重新推举古今殉道者的榜样,他们的生活和流血的见证崇高无比地彰显了天主的爱。殉道者是基督信徒的爱持久的标记”。
2.如何培育会士现今时代,我们当以什么方式来培育今天的会士?我们培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培育出什么样的新时代会士?3.会士的培育原则1、会士的培育是天主自己的工作,任何导师只是助手而已。
来,跟随我,这是主在不同时代,向无数青年男女发出的邀请,而无数的青年男女蒙恩接受这份邀请来追随基督,就成为了教会特别的礼物,我也是这份礼物中的一分子。
纪念时代的文稿在书的导言中,萨皮恩扎神父回顾了蒙蒂尼教宗的经历,“那时,尽管质疑和困难重重,他仍然决定将这个于公元1300年开始的传统延续下去”。
27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游斌教授应邀讲授培训班第一课——“挑战与机遇:天主教神职人员的时代使命”。
教宗在亲笔信中解释道,在我们的时代,圣座外交人员的服务范围“不再仅限于那些教会长年宣讲福音、已扎下根基的地方”,也有“新兴团体成长之地”,或者“一些国际论坛”。
“社会的福祉取决于他们能否发挥天赐的恩典与才华,以及能否秉持自由且慷慨的精神回应时代和他人的需求”。(原载:梵蒂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