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真正的联合国,因为她心中怀有全世界的穷人。」德肋撒修女回答说:「我只不过是一名祈祷的修女。当我祈祷时,耶稣将祂的爱倾注在我的心中。我将这份爱带给世界各地的穷人、我所遇见的穷人。」
他在要理讲授中表示,教会的牧人不应疏远群众,而要效法基督,与穷人打成一片,带给他们天主的救恩。耶稣把天主的慈悲化为背负人类贫乏的重担,赐予每个人得救的机会。
牧羊人代表了「以色列的穷人」。「这些卑微的人心里明白自身的匮乏。正因如此,他们比任何人都信赖天主。恰恰是他们最先享见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而这相遇带给他们深刻的改变」。至于贤士们的身份,福音并未明说。
第二次召叫和创立仁爱传教女修会这个现实状况使依搦斯修女萌生离开修院,为穷人中最贫穷者服务的想法。德肋撒修女日後回顾当时的情形说,她於1946年9月10日的夜晚感受到第二次召叫。
这句话传开了,从此穷人不为做弥撒担心了。对穷人来说,这是实在的福音。“量力供应圣教会的需要”,贵在“量力”两个字。富人与穷人的财力差别极大,富人能做的,穷人不能,但在天之功,穷人不一定比富人少。
福传主要是面向他们的,这是耶稣来带给我们的天国的标志:我们的信德和穷人之间有不可分割的纽带,但愿我们对他们永远不离不弃(宗座劝谕《福音的喜乐》48)。
(路六36)爱德路上与受苦者并肩同行亲爱的弟兄姊妹们:30年前,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设立了「世界病患日」,为了鼓励天主子民、天主教医疗机构和公民社会,多多关注病患和医护人员的需要。感谢天主!
他们捍卫德勒萨修女其人其事;抗议印度教极端势力领导人不久前公开诋毁和藐视德勒萨修女,甚至诬蔑修女利用为穷人服务达到迫使他们改变宗教信仰的目的。
访问中,萨拉枢机还到利马市郊的贫民区看望了那里的穷人以及利马总主教区在当地开办的社会服务工作,如学校、儿童餐桌、医疗中心等。并表示,我坚信,如果教宗在这里一定会和我一样希望参加这一地区的牧灵工作。
裴广延神父在弥撒讲道中提出一些传福音的实际行动,例如戒掉挥霍的习惯,省下金钱去帮助穷人。他邀请青年浏览教会网页,从而加深对圣经和教义的认识,并且要默想圣经,将学到的跟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