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有很多人在议论着、批判着甚至指摘着,就如路加福音(13:10-17)所记载的那位会堂长批评耶稣在安息日治愈那位被病魔缠身十八年的妇女一样。
首先,好的告解神师是耶稣善牧的真朋友,他必须培养一种在深度祷告中施行修和圣事的态度,向主祈求牧灵爱德的恩典,也为那些寻求天主怜悯的信徒祈祷;他要意识到自己首先是一个获得宽恕的罪人,好能理解他人的创伤。
半年的服务生活,外在的生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成长,内在的灵修却很遗憾没有多大的进展,半年忙碌的生活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没有让耶稣走进自己的生活。
他说,自己的孤单感和远离家人的痛苦,跟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苦难相比,显得苍白无力。他指出:耶稣为我被钉在十字架上。他的痛苦远远超过我的痛苦。
在弥撒讲道中,主教围绕当日的福音与大家分享了圣母玛利亚在救恩计划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后说:圣母在各样的事上忧人之忧,乐人之乐,给我们留下当效法的表样,耶稣为了光荣他的母亲,现在更不会使在天之母的转求落空。
就是耶稣所说的不但爱人,还要爱我们的仇人的深奥道理。只有人人去忍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融洽,家庭才能和睦,国家才会和谐,社会才能进步。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记得在新约中有个小故事,大概是耶稣治好了一个村民的病,这个村民于是表示要跟随耶稣。可是耶稣却对他说,回到你的村子里去。可见信仰的目的还是要回归生活,回到日常里。
首先,我们要感谢妳,因为妳以殷切的母爱陪伴著我们的旅途:很多次那些体验到妳代祷的人,含著泪水向我们讲述妳为我们向妳的圣子耶稣恳求的恩宠!
多年的教友灵修,使我越来越认识到,在基督徒的人生旅程中,不仅要投靠耶稣,还要赖圣母的相帮,因为圣母是大能的母亲,又是慈爱的母亲,正如在加纳婚宴中,因她是主人的亲戚,就主动地为主人分忧解愁求得了耶稣的圣迹一样
今日分享主题是耶稣和撒玛利亚妇女关于活水的对话。耶稣的行为方式告诉我们,活水只能从诗意敏感之内心流溢,这是我们肖似他的精神标记。为什么我的内在时常感到枯竭与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