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承认这位爱女的信德和爱的见证,本笃十六世称她的见证有如“黑夜中的光亮”。施泰因1881年生于一个德国犹太家庭,成为哲学家。后来她被圣女大德肋撒的一生所征服,皈依了天主教,却从未背叛她的犹太教根源。
深层次的“营养套餐”,是指能产生长久幸福感、自信感、归属感和自我成就感的事情,例如施舍、坚持祈祷、帮助他人、分享……能让人心灵更加博施广爱,愉悦喜乐,心平气和,心胸宽广,温柔婉约。
就在众人对艾滋病患嗤之以鼻、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仁爱传教修女会创始人德肋撒修女于1985年圣诞节向时任纽约总主教库克(TerenceCooke)枢机提出请求,成立了「爱的恩典」中心来收容并照顾艾滋病患。
而应该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天主在万有之上,使所有的生活工作,皆围绕荣主救灵这个大目标,但令人悲哀的是:我们往往只考虑现世肉体利益,总是想着怎样才能过舒服的日子,无病无恙,健康长寿,怎样才能拥有更高的文凭,
因此,我们需要大量的创造力和时间来回应人们的需求,了解他们并爱他们。我们住在伊基托斯,秘鲁亚马孙河流域最大的城市,周围被大自然和大河环绕。
甚至在事与愿违时,他唯一的愿望仍然是让天主实现他爱的计划(路10:21;22:42)。当为苦难的逼近而心神忧闷时,耶稣祈求天主施以救援,但他接着祈祷说:“父啊!光荣你的名吧!”(若12:27-28)。
这些信友中,有些是附和勒菲弗(Lefebvre)总主教的运动的,后来他们又离开那个运动,因为他们还是愿意与基督在世的代表保持完整的合一。
从祈祷中他领悟了真实的“道路”,听见了“爱”的声音。他想把这些宝贵的经历与看见交通给世界各处的信徒。使众人在各种环境中也能得到主的启示与呼召。
神贫微小的人:这就是耶稣圣诞中的人物角色,过去如此,今天仍然一样;天主历史中的人物总是这些,他们是孜孜不倦缔造正义、爱与和平的天主王国的人。”
教宗强调,这喜乐“使我们摆脱个人主义的悲伤,摆脱生活没有意义、没有爱、没有希望的危机。这就要求我们“作见证者先于作导师”。教宗说:“在成为导师之前要先成为见证人,见证天主的爱,这是唯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