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地方按习惯是在四旬期第五主日第一晚祷或是前夕弥撒之前给十字苦像或圣像盖上布,然而有的地方是在圣周四主的晚餐弥撒后才遮盖住十字苦像。
「天使报喜」这个事件给我们启示天主降生的奥迹:天主愿意经过祂一个受造物自由的同意,只有在童贞玛利亚答复:「看!上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吧」那一刻起,天主父的永生圣言才开始在时间中成为人。
对捐款给安老机构就没有收获的喜悦而拒绝。她认为,大家应该想到回馈,因为没有老一代的贡献和牺牲,下一代怎么能有目前良好的生活?
在村子志愿者家的墙上我们看到了机构的服务宗旨:给孤寡而贫穷的老年人希望,提高其身体素质,改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天主内找回人人平等的尊严。走访了几个老人的家庭,他们大都是单身,没有结过婚,没有家庭。
郑瑞平神父以天主教发展的构思为主题,深层次的给学员们剖析了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福传的紧迫性,提醒大家必须挑战自我,努力获得天主圣神的恩宠,有勇气、有信心的深入福传。
在执事祝圣礼时,主教授给一本《福音书》给新执事,象征领受了传教基督福音的重任。台湾天主教友参加的执事祝圣礼,只是在修士晋升七品司铎前,必经的六品修士典礼。
别人质问她有没有能力给孩子落户口,质问她能不能给孩子治病,将来能不能给孩子提供上学读书的机会,她不能回答,但她就是不放手。她说:如果有一天,孩子长大了,知道自己因为病,被妈妈遗弃了,她会怎么想?
得克萨斯州一名叫伊德瑞斯•艾尔巴的商人看了报道后,便于第二天给瓦伦丁汇去了6000美元,以奖赏他的诚实。
吉安娜•贝雷塔•莫拉用她的生命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圣,正如教会常常给所有基督徒重复的。答:确实是这样。正如马蒂尼枢机主教所说的,我的母亲是日常生活的圣人的一个杰出典范。
阿琳和姐姐在一起住,她们的房子太大了,WCDP修会问她们是否可以给该会的修女们提供住处,她们答应了,没有多久,两位修女搬到她们家与她们同住。从那时起,阿琳说,所有对修会生活的误解开始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