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感动的还有:教宗在纳卢科隆戈(Nalukolongo)爱德之家亲手触摸的爱德榜样;乌干达的青年人虽然面临困难,却仍然努力逆流而上,活出福音精神的事迹;同样该国司铎和度奉献生活者也在日复一日更新他们对基督和天主子民的全然奉献
[page]30日下午,信德之家神父教友专门为小李颖举行了追思弥撒,祈愿这位富有爱心的小天使在天堂上永享福乐。
我们在孟买市中心毕古拉Byculla的“希望的恩赐”之家(AshaDan),每天都有很多从街道上收留或是别人送来的临终者。这样,每天都会借着爱德的行为,让那些穷人中的穷人感受到人性的尊严。
大家的爱心捐款意向分别为,65000元为进德老年之家的孤寡老人,15000元是为贫困学生,70316.40元为特困家庭。
母亲生前与外孙女、外孙及孙子开心地在一起这丝温暖,是母亲恒持恒有的望德,是母亲对生活的乐观信心,是支撑起我们这个8口之家平安生活、殊为可贵的希望。在长期的苦难中、在几十年的墨面生活中,母亲总怀期盼。
你们去宣讲福音教会礼仪中不断重复迈向这一目标,特别是在圣体圣事中,永远以复活耶稣对宗徒们的派遣结尾——你们要去……(玛28:19)。
对许多人来说,陀斯妥耶夫斯基著名小说中伊凡·卡拉玛佐夫的抗议仍然是他们信仰一个爱的天主的最大的障碍。在一个儿童惨遭折磨的世界里,我们还能信仰天主吗?如果天主是仁慈的,他为什么容许无辜者遭受痛苦?
你们去宣讲福音教会礼仪中不断重复迈向这一目标,特别是在圣体圣事中,永远以复活耶稣对宗徒们的派遣结尾——你们要去……(玛28,19)。
这几天在阅读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作者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之一。
坎特伯雷大主教贾斯汀.韦尔比(JustinWelby)是其中一位支持革新者。他希望透过容许更多神职人员穿着便服,可吸引更多人,并让团契地点更多元化,发展至咖啡店、酒馆,甚至户外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