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天父对那个家庭的渴望则是,所有的子女都应分享祂的喜乐;任何一个人都不应像祂的小儿子那样处在不合乎人性的状态,也不可像长子那样孤僻、与人隔离和尖酸。
耶稣圣婴态像之所以张开双臂,就是为了表达出「天主来拥抱我们的人性」。为此,教宗吁请信友在圣诞马槽前告诉上主自己心中牵挂的人和处境,「与祂一起为即将结束的一年作总结」,跟祂分享盼望与担忧。
梅瑟则是耶稣今天为我们祈祷、为我们代祷的预像。」在要理讲授中,教宗开门见山地指出,梅瑟从回应天主召叫的第一天起,就不是个说话唯唯诺诺的人。
对我来说,成为一个众议精神的教会议意味着:像家人一样生活和行走,倾听人类的呼声,为被排斥的人服务。这促使我在几年前召开了一个教区主教会议。这是一种极大的恩宠,因为它使我们一起感受行走的美。
感恩节(ThanksgivingDay)是西方的(除外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传统节日,是个家庭节日,像中国的春节一样,丈夫和妻子、孩子和老人,不管多忙从市到镇、从镇到乡、从乡到庄,都会回到老家,大家一起享受节日晚餐
当我们再次聆听者福音,我们会细心注意,还是像看到新闻中各死伤悲剧般,存有一份习惯的心态呢?我们会对导致主耶稣死亡的“平庸邪恶”感到乏味、沉闷吗?
况且在这个年头,很多人都在上求恩弥撒,求家庭平安、求在外顺利、求子女蒙福、求身体健康……在神父的经历中,像这类家庭少有人求感恩弥撒,他就问老人,为什么上感恩弥撒,老人说我有太多的感恩。
“那吸引人的是言行一致的见证:我们基督徒应活出我们所说的,不要装作像基督徒那样生活,却活得像尘世上的人那样。你们要留意这事,注视这些伟大的传教士,例如这位意大利人利玛窦。
他们这批极少数的基督徒,不但没有像一群无牧人的迷羊四处流散,反而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结不可力敌的团体,以致在可怕的压迫残害之下,他们竟然强过整个罗马帝国的力量。
他从未改变过左手手掌上握着一个小苦像的习惯。这样,他能够时常张开手心,热切地注视着小苦像,小心地将它立起用口亲。问:他对人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