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我们,因为我们是他的,他不会抛弃自己的孩子;子爱我们,因为他与我们有同样的经历,他能同情我们的软弱;圣神爱我们,因为他是我们善念的源头、生命的力量,他以火的精神点燃我们的生命。
他在宿舍认识了慈幼会会士,中二开始慕道,至今五年,让他深刻体会天主一直在他身上工作,「思想成熟了,也希望将来能藉著工作去服务他人,以回应天主的教导」。
教宗接著说:「初领圣体意味著希望每天与耶稣更加紧密结合,增进与祂的友谊,并且渴望其他人也能品尝到这份喜乐。上主需要你们,好能实现奇迹,怀著祂的喜乐亲近你们的许多朋友和家人。」
这是东方教会弟兄姐妹们谈及的基督复活的喜乐,这喜乐“透过死亡体验到天主的大能”。教宗省思耶稣的山中圣训(玛五1-11),指出耶稣以祂的真福八端“启发”了基督徒和“许多非信徒”的生活。
倘若我们保持忠信,也能拥有这种经验。教宗提及厄玛乌门徒的例子:他们起初眼睛受阻、心灵迟钝,有如雾里看花;而主耶稣在擘饼的那一刻,开了他们的眼(参阅:路廿四13-35)。
教宗强调,这点极为重要,因为「呼喊成了请求:『愿我能再次看见!』」于是,耶稣对他说:「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
教宗强调,「这是对天父的信心,相信天父能实现一切。这是祈祷的勇气,因为祈祷需要勇气,那也是宣讲的勇气」。亚巴郎也曾鼓起勇气据理力争,「在祈祷中勇敢地争取,因为祈祷有如与天主的搏斗」。
教宗祈愿媒体「能搭建桥梁、捍卫生命」。「面对各种阻碍个人与团体诚挚而真切沟通的围墙,不论它是可见或隐形的」,媒体都要将它拆除。教宗这段勉励传播媒体的话语,也同样适用于美国社会的其它领域。
其二,以圣若瑟为榜样,实行一件或神或形慈悲善工可获得大赦;其三,在家庭或在未婚夫妻之间共同诵念玫瑰经;其四,凡是每天把自己的工作托付于大圣若瑟保护的人,以祈祷恳求“纳匝肋工匠”的转祷,使那些寻找工作的人能找到工作
假若空气也能被有权有钱的人垄断,那么比较贫困低下的弱势群体生命便会受到威胁,或者不合有权者心意,或者无钱交纳空气吸入费,人家停止“供气”,倾刻便会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