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取消这习俗后,这些轿夫便改换工作,在教宗接待厅服务,或在教宗需要时提供帮助。在同教宗陛下的绅士们谈话中,教宗提醒他们本着什么样的精神从事这项服务。
最初教友恭敬天主,俱在私人宅内,十九世纪中叶,村内建起诵经所一处,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1903年蒙凤朝瑞主教允准,起建圣堂,奉大圣若瑟为主保,位居村之中央,背山朝阳,前面河水从西向东流过,此堂历经几十年
4月2日星期天是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去世一周年纪念日。这天中午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聚集了5万多人,一面与教宗本笃十六世颂念三钟经,一面也要听一听教宗如何怀念他的前人。
“人若不信,怎么呼号呢?从未听到,又怎么信呢?没有宣传者,又怎能听到呢?若没有人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讲呢?”(罗10:14-15)人们常说:“只有落后的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
(若14:6)主耶稣明确地告诉我们,他就是生命,可是相比我们肥胖的身躯,我们灵魂的生命却奄奄一息、骨瘦如柴,其原因就是没有把耶稣的话当话,不去想耶稣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谈到20世纪至今历任教宗对促进人权作出的贡献,鲁代利蒙席说道,若望二十三世教宗1963年颁布的《和平於世》通谕乃是教宗训导中论述人权问题的转折点。
教宗提到玛利亚、若瑟和耶稣的生活经历说,他们在彼此相爱和信赖天主的家庭中一起成长。耶稣的父母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献给上主,表达出孩子是属於天主的,他们只是孩子生命的守护者,而非拥有者。
若司铎把这工具据为己有,就是阻碍天主在人内心运作。这个意识应当帮助我们小心警觉,勿使自己成为‘良心的主人’,在与青年的关系上尤其如此,因为他们的人格尚未形成,很容易受到影响。
耶稣对犹太人说: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食粮(若六58)。面包对生活至关重要,对我们而言,与耶稣建立一种充满活力的个人关系同样至关重要。
这位老人圣名若望,他的一生可谓名不见经传,可是熟悉他的人,却记得他虔诚、谦卑、慷慨、奉献的一生。老人一生育有两女一子,唯一的儿子献给了天主的教会,成为一名服务众生的司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