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也勉励众基督徒关注世界的苦难。他说:我们要响应圣人们的召唤,聆听卑微者和穷人,以及众多仇恨的受害者的声音,他们因信仰受苦并牺牲了性命。
一位来自渭南的游客,走上祭台,双手合十,请朋友拍照,他不是基督徒,也没有去过教堂,但是在影视作品中常见到有教堂的场景,觉得很神圣,今天能走进教堂,他感到非常荣幸、非常高兴。
保禄六世曾写道:你们是两股基督徒生命强流的神秘汇合,一股是在俗生活,另一股是献身於天主、从事福音劝谕工作的生活。教宗不仅引用了保禄六世的这句名言,还要求在俗献身者重新合成在俗生活和奉献精神。
今天,中东基督徒是天主慈悲的具体标记。普世教会应赞赏、感谢和支持他们。教宗把这些团体和所有为危机受害者服务的人员托付於加尔各答圣德肋撒修女的转祷。圣德肋撒修女是爱德和慈悲的楷模。
基督徒的自由来自耶稣,而非我们的作为。教宗方济各的弥撒讲道从《迦拉达人书》论及的自由谈起(参阅:迦五1-6),重点讲述当天的福音事迹。在福音中,耶稣谴责一个法利塞人只重外表,不顾信德的本质。
教会怀着关爱、感激和巨大的尊敬看待老年人,因为他们是基督徒团体和社会的重要成员,代表民族的根源与记忆。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解释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的相遇(若四5-27),藉此事迹强调对话在基督徒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宗说,耶稣明知她是一名罪人,却还是聆听她,与她对话。
这4位真福表现出不怕殉道的精神,以基督徒的刚毅、温和与宽容的心情接受殉道。他们很清楚本笃会会规所叮嘱的:‘不要以恶报恶,不要辱駡,却要耐心忍受辱駡。
作为基督徒,这是万万不可取的。那么该怎样过好生日呢?首先,我们应该把每年的生日当作感恩节。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天主给的。我们的生日,是天主创造我们的日子。
这3个人都是基督徒,他们的相遇尤其得到了基督信仰的支持。我能想像,他们在那个时刻得到了天主上智安排的助佑。问:教宗方济各在领受查理曼奖的机会上谈到梦想,呼吁欧洲梦想一个欧洲的新人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