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们的天主不断地开辟新的道路:一如祂曾把荒漠变成一条通往应许之地的路那样,现在祂想要带我们从怨恨和冷漠的干涸荒漠前往众所盼望的共融家园。
(路18:17)亲爱的主,请赐予我坚强的意志,愿为解除受苦同胞的苦难尽心尽力,并使我认识到,这是我的使命。求祢除去我内心的一切虚伪和诡诈的意念,让我拥有一颗纯朴的心,让我满怀信心地依赖祢。
(路6:27-38)耶稣的话听起来很残忍、很不人道,因为祂并不是谈论“有耐性地对待一名麻烦的同仁”,或“宽恕一个对我们做了可怕之事,但后来却悔改的人”;耶稣所说的,是在忍受虐待的同时,即使施暴者没有悔改
(路6:39-45)在现实中,没有坏树或坏果子。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每个受造物都有各自的位置及作用。大自然并不武断。然而,若我们断定“娜些是能进食的好果子”,那我们必需明确地区分“好树”与“坏树”。
“聆听耶稣对《圣经》的解释,他们的心开始变得火热,乃至‘在擘饼时’认出祂来”(路廿四13-32)。复活后耶稣的宣讲正是教会历史上首次的“圣道礼仪”。
为此,耶稣说在祂的教会内,尤其是“为领袖的,要成为服事人的”(路廿二26),“为首的,就当作众人的奴仆”(谷十44)。在这层意义上,给别人洗脚当是“基督徒领袖的具体标记”。
在教宗方济各圣周五于罗马斗兽场举行的拜苦路中,一对领养的夫妇在第九处分享了他们的经历:“现在我们四个人。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见证人,如同厄玛乌的两个门徒那样,在路上聆听耶稣给他们讲解经书时,心是火热的(路廿四32)。这也是教宗对里斯本世青节与会者的期许。
这样的挑战,切合了新千年开始听从主耶稣“划到深处”(路5:4)之中心意义。教会以务实的态度与自信去接触这个新的媒体。如同其他大众传播媒体,互联网——工具,它本身并非目的。
路加福音特别喜欢说天主的慈悲,因此被称为罪人的福音,路加在第十五章里连续说了三个比喻。即:失去的羊、失去的钱币、失去的儿子,三个比喻都衬托出天主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