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感谢慈悲天父的怜爱:生命得以扎根,信仰获得成长,生活趋于正常;也感谢大家所做的诸多美好见证,你们“在各方面受了磨难,却没有被困住;绝了路,却没有绝望;被逼迫,却没有被弃舍;被打倒,却没有丧亡。”
因此,教宗鼓励每个人以《信经》的那句「我期待死人的复活,及来世的生命」来反省自身的信仰,质问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全神贯注于本质,或者因肤浅事物而分心。第二个关键词「惊讶」蕴含在《玛窦福音》第廿五章里。
圣德兰·里修(Ste.ThérèsedeLisieux)(圣女小德兰)的诗句,完全写出了她生命的特质。的确,在天主无限爱情的滋养下,她一生以爱为目标,并最终化成爱。
殉道的人数在当代比最初世纪更多,他们是主教、司铎、男女奉献生活者、平信徒及家庭,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以自己生命的恩典奉献了爱德的最高见证”。
然而,“对工人负起责任才是首要之务:生命不能以任何理由进行交易,如果生命是贫穷的、处于不稳定和脆弱的状态,就更不能进行交易。我们是人而不是机器,是独一无二的人,不是机器零件。
睁开我们的双眼,让我们明白,我们存在的意义也在于成为赐予生命和维持生命的食粮。请帮助我们成为我们兄弟的圣体,也就是给予与接受同样多的基督徒:爱、安慰和希望”。(来源:AgenziaFides)
(约2:10)是呀,天主给了我生命和极大的恩惠,时时刻刻扶持着我,为什么一遇到疾病就把天主忘到脑后了呢?还是信德不坚固的表现。
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下湖救她,这就是我对女儿的爱。作为父母对儿女的爱会义无反顾。手机、照相机、摄像机都坏掉,也不心痛。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如果是陌生人掉到湖里,不会游泳的我会马上下去救吗?
他的朋友现时在尼日利亚当联合国义工,她当时为寻求生命指引而求助于《玫瑰经》,其后开始向他订购念珠,送给不同国家的人。 后来,他接到其他订单,念珠要运往非洲、加拿大、巴布亚新畿内亚及梵蒂冈。
这些男女青少年有失落希望的危险,因为他们经常像是缺乏那赋给生命意义和喜悦的真爱的孤儿。这是我敬爱的前任若望保禄二世教宗重视的课题,他曾经多次向我们当代的青年推荐玛利亚为美丽之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