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圣母升天节,这一天将是我领受洗礼的日子,我将籍着圣神及圣洁的水,沐浴我、洗洁我、复活一个新我。望着这依然盛开的茉莉花,胸中又一次涌动着许些惆怅和失落,我来到主的面前,向主倾诉。
当今的礼仪,逾越节三日庆典从圣周四夜晚主的晚餐弥撒开始,它一直延续到三日庆典的第一天,也就是圣周五主的受难。第二天是圣周六,耶稣安眠墓中,这是静默,斋戒,同时又是期盼的一天。
教会在巴斯卦节所庆祝的这个奥迹,在随后几日继续到处产生喜乐的回响”。
因此,他在逾越节晚上给门徒洗完脚后,教导他们说:“若我为主子的,为师傅的,给你们洗脚,你们也应该彼此洗脚。”耶稣以谦逊和互爱的洗脚礼,来教训我们后世的基督徒,应有谦逊服务和爱人的精神。
这就是基督的惟一教会,我们在信经内所承认的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十二),我们的救主在其复活后交由伯多禄治理的教会(若:廿一,17),也就是托给伯多禄和其他宗徒去传扬与管理的教会(参阅玛:廿八,18等节)
回家的路上,妈妈总是沿途告诉我许多生活常识,比如怎样过马路,怎样到市场买菜,怎样对付小偷,怎样节省钱,怎样和小贩讨价还价。有时候,妈妈让我挑食品和生活用品,让我去柜台付账,她则站在远处微笑着鼓励我。
别尔风城之总主教安古佛,为过圣神降临节筹备一台隆重的大礼弥撒与绕城游行,总主教举行神圣弥撒大祭,在举扬圣体的时刻,人们都“看到一个小婴儿”而不是面饼。连外教人都充满了圣神,而要求受洗。
(参看若望福音第二十章24-29节)这个多默,就是一个相信自己眼睛的人:别人告诉他的见证,他不愿信;他要亲眼看见了复活的主,才会相信。这位为他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救主,已经复活了。
这仪式自1955年圣周礼仪的改革,便可在逾越节三日庆典开始时的黄昏弥撒中举行。按若望福音所示,濯足礼具有双重意义:即仿效基督在晚餐厅为宗徒们洗脚,藉此服务行动表达自我奉献。
教宗当时正在牧灵访问波兰,参加克拉科夫世青节。他与耶稣会士的私人会谈在克拉科夫主教府内举行,会谈涉及一些青年和耶稣会大学的问题,以及教宗的个人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