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要理讲授中谈到正义与慈悲的关系,指出天主从不乐见罪人受罚,只盼他能得救,因为天主的正义在於宽恕。为挽回一个有过之人,人类的正义要求予以谴责和惩罚,然而天主的正义则予以体谅和宽恕。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阐明慈悲与纠正的关系,强调教会需要的不是污秽的金钱,而是向天主慈悲敞开的心灵。天主仁慈地纠正我们,即使我们对祂不理不睬。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以慈悲与安慰为主题,谈到目前数百万移民被拒之门外的悲惨遭遇,希望各国执政当局敞开心门,开放国门。教宗强调,天主没有离弃我们,即使在今天的悲惨情况下,祂依然与我们同在。
最早接触“信德”是在1992年夏天,我参加了由唐山主教府主办的要理学习班,那年我15岁。刘景和主教给我们拿来好几期的“信德”,让我们在休息的时候看看。
教宗提到圣斐理伯内利的一则有名轶事:当时有一名妇人对别人说三道四,圣人要这名妇人做的补赎是拔一只鸡的毛,撒在整个社区,然後再把鸡毛收拾乾净。这妇人遂惊呼:「这不可能」。圣人答道:「说三道四也是如此。」
他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新约圣经》的天主慈悲。教宗指出,在朝生暮死的生活模式面前,一个赤身露体的男人、女人或儿童的处境向我们发出质问,要求我们给饥饿者食物吃,给口渴者水喝。
教宗在要理讲授时继续以基督徒的希望为主题,当天他论述了希望与坚忍和安慰之间的关系。圣保禄宗徒在《罗马人书》中为了解释基督徒的希望,提出两种态度:坚忍与安慰。
教宗继续以基督徒希望为主题进行要理讲授,当天谈及希望与圣神的关系。下个主日6月4日将是圣神降临节,教宗称这一天是教会的生日。希望如同一张帆,收纳了圣神的风,并将其化为驱动船只的动力。
他在要理讲授中继续省思关於感恩圣事的主题,当天解释了为何要进堂参与主日弥撒?教宗表明,耶稣的门徒们从起初就意识到举行主日感恩圣祭的重要性。
在利马第三次教区会议中,圣多利波提出应将要理讲授翻译成当地几种语言。他也主张学习当地人的语言,因为只有这样福音才能进入人的心灵。教宗表示,今天的牧人也必须面对一项新挑战,那就是学会数码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