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时评:文化强国切勿忽视宗教文化
2011-12-05

日本的岸本英夫以的本身为对象给宗教一词定义为:宗教是一种使人们生活的最终目的明朗化,相信的问题最终能得到解决,并以这种运动为中心的文化现象。

多一份爱心 少一点仇恨
2013-10-07

不要增加饥饿的悲苦;也不要激怒困苦中的人。不要扰乱忧苦人的心灵,也不要迟延接济有急难的人,不要拒绝痛苦而哀求的人,也不要转脸不顾穷困的人。

海龟下蛋
2004-09-24

海龟生存在地球上也许有千百万年了,千百万年前没有人类,即使有人类也教不会海龟挖坑的经验,海龟不懂的语言。那么海龟的“智慧”是谁赋于的呢?我想:当然是造物主了。

梵蒂冈:教宗清晨弥撒:面对教会的新挑战,不要抵拒圣神
2016-04-29

耶路撒冷大公会议中有抵拒圣神行动的双重阻力:一重阻力是有人以为「耶稣只为选民而来」;另一重阻力是有人想把梅瑟法律,包括割损在内,全加诸在已归化的外邦身上。教宗指出,当时「这一切极为混乱」。

《公教文明》刊登教宗与波兰耶稣会士的对话:灵性分辨,青年及大学教育
2016-08-26

我们,尤其是司铎,应该超越这种模式,考虑到具体、真实的生活,要有分辨的能力。问:对耶稣会士而言,分辨是从神操中获得的智慧。

哀矜穷人要讲条件吗
2016-10-25

过去在强调阶级斗争时期,穷是由于受人剥削所致;现在剥削制度已被推翻,但穷人依然存在。夏天,酷暑难耐,有钱的人家在空调屋里享受人生,但有些人连吊扇、电扇都没有钱去购买。

教宗接受比利时天主教《第三》周刊访谈:慈悲禧年并非人的构想,而是来自高天
2016-12-09

「传媒是社会的建设者,它们使思考,教育群众」。传媒本身具有「建设性」,但由於我们都是罪人,传媒也会「变得有害」。教宗列举传媒的三大诱惑,分别是不实毁谤、揭疮疤和扭曲报导。

教宗府将临期第三次默想:“圣神清醒的陶醉”
2016-12-17

相似之处在於这两种醉都能使愉悦,忘记焦虑,获得解脱。不同之处在於物质的醉,例如:酒精、毒品、性和成就所引起的醉,使踌躇和不安;而精神的醉则使坚定地向善。

旷野里的试探
2018-03-20

而耶稣引用他磨难了你,使你感到饥饿,却以你和你祖先所不认识的「玛纳,」养育了你,叫你知道生活不但靠食物,而且也靠上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生活。

天主经注释(七)
2009-03-13

它是天主本性的一种启示——以能让我们达到接受它的地步——因此它是我们所以是的真理之所在。我们所以存在的基点被解读为:我们要能够理解它并且把它们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