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项对所有人的召叫,就如“在基督内重生者同获尊严,共享相同的(天主)子女之恩典,以及相同的成全的召叫;共享同一个救恩、同一个希望和同一份不可分割的慈善”(《教会宪章》,32号)。
(依五二7)依撒意亚先知的这番话所传达的安慰和释然,是要给在流亡中饱受凌辱、暴力和压迫,丧失尊严、生死不定的以色列人民。先知巴路克因触景伤情而自问:「以色列!这是什么事呢?
与其是专注于“权利”词令,我们更愿意关注的是培养“尊严”以及有益于团体、社会和国家的健康的“责任”意识。我们的职责是促进和确保他人尊严,而不仅限于自身的尊严。
但是当她讲话的时候,台下立即鸦雀无声:“这个荣誉,我个人不配,我是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领奖的,因为我相信,你们愿意借着颁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
教宗继续表示,不能否定任何一个人度合乎尊严生活的权利,由于权利没有疆界,因此任何人都不能受到排斥,无论他在哪里出生(121号)。
因着平信徒,在当代问题上始终能听到真理之声,能感受到教会与人站在同一阵线上,为人的尊严服务。教宗然后谈及教会内部与财务管理,表示他愿意推行教会内部的革新。
当今世界需要受到激励,重新评估人及人的尊严,使人成为各种讨论的中心。
教宗坚持人人享有同等的自由与尊严,「任何违反这个基本信念、歧视的人际关系就是个罪行,甚至经常是离经叛道的罪行」。为此,教宗邀请在场的宗教领袖一同以各自宗教的名义来帮助最弱小者。
教宗说:天主教徒和救世军成员在神学和教会学问题上的分歧,不应阻碍我们共同作爱天主和爱近人的见证,这爱能够激发强大的力量,恢复那些社会边缘人士的尊严。
从师傅身上学到完成自己使命的方法,即照顾病患、使饥饿者饱足、以真诚的喜乐生活、听从天主对我们的大公无私的爱的指引,以及接纳弱小和遭排斥者」;更重要的是,「要走到大地四极宣讲全人类最崇高的圣召,关心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