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种方式却使人失去自由和开放度﹐而这正是基督门徒的特征:他们不害怕﹐不会因为别人的过犯而失去信仰。我作为明亚主教的格言就是圣保禄宗徒的话:『主的神在哪里﹐那里就有自由』(格后三17)。」
教宗解释说:若我们注视生命最痛苦的时刻,当我们失去一位亲人: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朋友,我们会意识到,在面对失去与分离的悲痛时,一种信念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认为这不可能是一切的结束,所施所受的恩惠不可能一无是处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月14日在梵蒂冈接见全球基金会(GlobalFoundation)的85名成员,指出全球化应该在於合作而非冷漠;那些导致他人遭遗弃的人成了没有灵魂的机器,当他们失去价值时也会被人遗弃
当我们与赐给我们梦想的那位中断连线时,「心灵就会开始失去力量」。倘若中断与耶稣的连线,我们终将淹没我们的理想、梦想和信仰,满心不悦。
得到的,怕失去;失去的,要拼命再得到。周而复始,苦乐参半的人生在任性、贪婪的索取中渐渐走到了终点,最后走进了坟墓。追求世俗,就是这样一个结果,很多人在几十年的光阴里,都是这样消费自己的生命。
纵然犯了极严重罪行的人,也不能让他失去人格的尊严。
教宗指出,做门徒的应该跟随耶稣走十字架的道路,要失去自己以能够在基督内重新找到自己。因此,司铎永远不是获得稳定生活或求得社会高位的方式。
我想我的父母,不愿意他们失去自己唯一的女儿。我得说,我从未停止过祈祷。我非常感谢从未失去信德。感谢天主在我受到保护的地方救出了我。”
基督徒是地上的盐,当我们失去「基督和福音的味道」,便会受人轻视(参阅:玛五13)。因此,我们必须「忠于真福八端的谦卑之路,因为它引导我们属于基督,而不属于世俗」。
事实上,未知的感受「正在激发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而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精神日渐贫瘠的西方文明中,需要那位能带来希望的基督,以免生命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