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同时通达了经文的意义,探索其深远的哲理,那么经典虽古犹新,上主的道仿佛随时与我们同在,我们的心境能逐渐地与道路、真理、生命相契合,降伏我们那狂躁的心,使内心不会被世间任何事物所束缚,犹如明镜般地清澈
圣母玛利亚、大圣若瑟和耶稣圣婴逃难到埃及,一贫如洗,饱受痛苦,但天主与他们同在。教宗方济各藉着耶稣基督的这段生平来解释耶稣本人也曾被人鄙视。
教宗对他们说:透过你们的耶稣会教育,你们受邀成为‘耶稣的夥伴’,并在圣依纳爵·罗耀拉的带领下前往世界各地,做为他人并与他人同在的男女。
教会与你们同在,以巨大的怜悯之心陪伴你们。在那悲剧夜晚,200多位躺倒尼斯街道上的伤者虽幸免不死,却要遭受无尽的苦难。教宗感谢人们在悲剧发生後所作出的团结与陪伴的举动。
「信德是一条连结我们与上主的金线,是一份与祂同在、与祂结合的纯粹喜乐。信德是一生受用的恩典,只要我们善尽本分,它就会结出果实」。那麽,我们的本分是什麽呢?教宗指出,我们的本分就是服务。
因为天主与我同在,我不会受到任何侮辱,甚至可以为伤害我的人祝福。这样的平安喜乐,展现了一个基督徒的风范,是基督精神的体现。
教宗在精神上与澳大利亚原住民同在,对他们的古老文化瑰宝怀着深深的敬意,因为这文化体现了原住民的天赋与尊严。教宗引用圣若望保禄二世30年前的讲话说:你们不要认为自己的天赋微不足道而无须花心思去保存它们。
明天将是永恒的明天,没有黄昏,永远与上主同在。我是否忠於今天。我问你们的这个问题也是圣神问的问题:‘我今天如何生活?’读经中重复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心。
毕业典礼由二届使徒学员徐冰瑶主持,并以充满主同在的赞美敬拜拉开了序幕。王华萍修女代表培训中心及使徒班班主任发言,王修女的发言激励人心。
两千年来,人们不断宣讲天主与我们同在的事件,让我们重新经历他们与天主的初次相遇。因此,教会要求每一代人恢复那一刻的记忆,重新赚得我们的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