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十几家情况以后,刘神父随即调动堂区堂务会、炼灵会和唱经班,在每周六的上午和主日的下午去做这项爱德工作。刘神父还亲自带队一起步行去慰问和陪伴孤寡老人。
很多的灵修导师都强调:如果要与天主相遇,就必须摘除面具,认识自我和认识天主是分不开的。正如一台有故障的收音机无法收听广播。同样地,一个带着面具的灵魂也听不到天主的声音。
其实,自己就像一个走丢了的孩子,每当我在灵修上懈怠的时候,每当我沉浸在痛苦中走不出来的时候,每当我在修道路上迷茫的时候,我就是那丢失的孩子,我寻找不到天父的家。
在每天的课间手语赞美和晚间的灵修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本次培训的内容,增进了学员们的信德,提升了对主的望德,加强了践行信仰的爱德。
1950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圣若瑟修院攻读哲学和神学。1955年在马尼拉晋铎。1963年,在菲律宾圣多玛斯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更值得一提的是:自始至终,八日的培训,有三个不同修会的四位修女们与学员们朝夕相伴、共同学习,本次班委会负责人高随巧姊妹激动地说道:我们在这里真好,真乃主内一家亲。
“爱得愈深,活得愈真”,这是我对上海修院9年修道生活的总结,也是对上主对我最大恩惠的明证。在牧灵生活中,我常常向上主呐喊。有些人说我是一个麻烦,主也可能会讨厌我的。
多年的教友灵修,使我越来越认识到,在基督徒的人生旅程中,不仅要投靠耶稣,还要赖圣母的相帮,因为圣母是大能的母亲,又是慈爱的母亲,正如在加纳婚宴中,因她是主人的亲戚,就主动地为主人分忧解愁求得了耶稣的圣迹一样
2008-8-7星期四晴泰泽团体编著了一本《当为世界之魂——初世纪基督信徒灵修文选》,将早期东西方共同承认的教父言论选取部分出版,中文已由台湾光启出版。这几天我一直在阅读此书。
因此,我们在欢庆耶稣复活的同时,更该加强对自己超性生命和灵修生活的不断更新:“借着同他相似的死亡,已与他结合,也要借着同他相似的复活与他结合,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旧人已与他同钉在十字架上了,使那属罪恶的自我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