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圣座医疗人员牧灵委员会将於11月19日至21日召开第30届国际大会,主题是「为人类和地球效劳的救恩文化及接纳文化」。
信德网讯在唐山教区《信鸽报》QQ群的组织下,2015年1月24日,在张建喜神父、陈小元神父及两位修女,和群中志愿者苏炜、刘慈善、姜玉婷、张晶晶等人的组织带领下,开启了2015与主同行之圣若瑟残婴院爱心关怀之旅
届时,数以千计的教友、基督徒和其它宗教信仰团体、民间人士等都将参加总主教座堂百年庆典,出席在圣母玛利亚总主教座堂举行的隆重弥撒圣祭,这是基督信仰在这片土地上临在的标志。
意大利驻圣座大使馆为了纪念与圣座签署拉特朗条约纪念日,于前天2月12日在意大利驻圣座大使馆举行纪念活动。按照往例,梵蒂冈国务卿贝尔托内枢机主教和意大利总统等政要都出席了这项活动。
教宗说:这个奥迹告诉我们,天主藉着纳匝肋人耶稣成为血肉,带来救恩,现在需要人在自己具体的现实和各种境遇中作出回应。
耶稣自从在加里肋亚开始祂的使命起,就一直接近癞病人、附魔者,以及所有病人和边缘人士。
谈到堂区保存历史的重要,参加讲座的圣安德肋堂信徒陈婉贞对本报说,堂区历史也是社区基层人士的历史,以调景岭为例,当中见证圣母圣心会对贫民的牧养,然而,堂区少有机会恆常整理这些传教经验,教会历史研究工作则有助保存这些社区纪录
这个纳匝肋的少女以自己的生命成了预言,说出“天主在人类历史中施展大能,以祂的仁慈推翻了世界的逻辑,举扬了卑微的人,贬抑了心高气傲的人”。
今天福音叙述一个耶稣特别的奇迹:他在晚上步行加里肋亚湖面,同那在船上正遭受逆风的门徒们会面(参阅玛14:22-33)。我们问我们自己:为什么耶稣行了这个?作为一个表演?不是。那为什么呢?
走在大街上看到垃圾,我要极不情愿地捡起扔到垃圾桶,我怕会忽然冒出个陌生人说:“你和纳匝肋人耶稣一伙的,我在洪楼教堂见过你,作为教徒,要爱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