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儒望神父出版的《诵念珠规程》,是以插图的方式对玫瑰经的诵念所做的介绍。
他把我们的视线,由倾向忧虑自己的生活所需,转移到关注近人的需要。他推动施予的文化,去取代拥有的文化。他并不在乎我们施予多少,只在乎我们「怎样」去施予,怎样在关怀近人的微小行动中,付出更多的爱。
静坐在季节的一角,等待冬天的到来。用笔尖的墨韵,细数乐悲喜怒,将对天父的一季情愫取出放在掌心。经年的四季风景里,总会错过许多应有的美丽,可掌心的记忆,依然在生命的深处浅吟,将婉约的心湿润。
由于堂区工作的辛苦,我的腿因静脉曲张需要动手术。在教友的帮助下,我很快在19日动手术了,经历了一次痛苦的洗礼及洗礼后的更新。感谢天主,给我这次机会学习放下,学习接受别人的服务。
2006年的9月,原洪家楼教堂本堂赴北京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进修。袁神父的离任让堂区太多的教友感到举足无措,甚至影响了正常的信仰生活!
曾记得,年初热情洋溢的教宗方济各向世界的震聩发声:不要害怕中国的崛起!更记得,教宗向习主席和中国人民送上的那份美好的新春祝福。年内,畅通的接触,建设性的对话,共同的诚意,鼓舞人心。
他介绍了351名与会者从5日下午到6日上午探讨的议题,诸如:从修生起,到司铎、平信徒和要理教员,“人人”接受培育的必要性;妇女的角色,以及受祝圣和没祝圣的职务;感恩圣事的中心地位;对穷人的重视;移民潮、
朱杰出生于一个天主教信仰氛围浓厚的家族,在他3岁时,一个成为神父的梦想便在脑海浮现,这也是他梦想的起点。而后在成长的过程中,家族传承的信仰力量在他心中深深烙印,长辈们神圣的身影成为他心中的榜样。
然而,许多人对这位年轻有为的总主教其实了解并不多。本文将综合不同渠道的资料,对帕罗林总主教的生平,尤其是他与中国教会的关系,作一简单的介绍。
“我已经做出辞去埃布斯弗利特主教的决定,为与罗马天主教会实现完全共融,并被接受,这是经过长时间的祷告后做的决定,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之一。”他在9月3日圣大额我略的纪念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