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福音叙述耶稣使纳因城寡妇的独子复活的事迹(参阅:路七11-17)。看到一个送葬的队伍,死者是“他母亲的独生子”,耶稣就“动了怜悯的心”。
天主无限的慈爱在耶稣圣诞的事迹中向我们每个人展示了出来。在耶稣内,天父开启了与我们的新关系,他在他的圣子内使我们成为他的儿子。
教宗对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说:今天,很多人自我推荐,要做我们生命的‘牧者’,但只有耶稣是真正的牧者,祂赐予我们丰富的生命。
在当天的福音中,耶稣斥责纳匝肋居民缺乏信德。一开始,人们怀着崇敬聆听耶稣,之後却爆发了怒气,蔑视耶稣。
六年来,在她的床前床后,挂满了耶稣与圣母像,她时时刻刻都与主对越。在院长嬷嬷、教友姐妹及护工阿姨的关心和护理下,愉快地度过了余生。
龙基神父3月6日下午带领避静的第一个默想题目取自《若望福音》: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便问他们说:‘你们找什麽?’(若一38)。
十四处苦路回顾了耶稣从被判死刑到安葬坟墓的事迹,青年们在拜苦路活动中通过默想、艺术表演和在现世舍弃自我的圣德楷模,重新认识了耶稣的面容和祂在日常生活苦难中的各种经历,并祈求自己能因慈悲而被转变。
教宗期勉蒙召度奉献生活者以耶稣公开传教的生活为典范,勇敢地回答:上主,我在这里,请派遣我!
再看看耶稣的死亡与复活。耶稣从被其徒犹达斯出卖,被捕,交于殖民统治以色列的罗马总督比拉多手中,被鞭打,判死刑,钉死于十字架上。
当日下午17:00整,瞻礼前夕弥撒后,圣堂内张灯结彩、座无虚席,在传统的晚祷诵经声中,教友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序告解,等待着心灵的净化和圣洁,以渴望和期待的心情迎接救主耶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