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对教友说的,主日提前半小时到教堂做心灵的准备,也是保证弥撒质量的重要条件!
那天,圣堂广场人山人海,我站在教堂大门处拍摄弥撒场景,在成圣体礼之前,传达室的李叔给我送来一把椅子,我当时推让不要,李叔说屋里还有凳子,说完就回屋了。
在圣母山前祈祷完已是下午一点多,随即参与弥撒,吃饭后,又拖着疲惫的双腿,在教堂前50多人一起歌舞起来。之后,登苦路山,拜耶稣十四处苦路。感谢主,这次朝圣有好多恩典。
小镇上还修建了一座精美漂亮的小教堂,我们在里面举行了弥撒感恩圣祭。
其实,在读大二那年,她已经接受了天主的真道,和几个同学一起领洗,只是这些年全部心思都在小家身上,拿她的话来说就是教堂偶尔也去,《圣经》常常也拜读,只是和自己的现实生活一直没有发生实质上的链接。
方济各的专机在傍晚降落马尼拉国际机场那一刻,菲律宾全国各地教堂的钟声齐齐响起。电视直播显示教宗步出飞机时,机场内外的信徒都鼓掌欢呼。大约1500个学生在停机坪上高喊欢迎教宗方济各。
教友们一大早就来到圣堂,一到三层教堂座无虚席,连走廊也站满了人。祈祷声声、歌声阵阵,呈现出一片主内的暧羊羊、喜羊羊和谐共荣、其乐融融大家庭景象。 弥撒中,陈神父分享了我们来为什么?我们来求什么?
她每天来教堂虔诚祈祷和爱心奉献的榜样更值得我学习。如今她走了,我不会忘记她,今天我来就是为送她最后一程。虽然王琳医生走了,但我们还会继续看望、关心她的老伴连老师,因为教友们是一家。
雷老师还每个星期六下午在北京的西什库教堂开古典语言课程,那里也有一些教友去参加,他们一句一句读《旧约》的《圣咏集》或《玛窦福音》的部分文献。
萨拉热窝的建筑本身就带有明显及有证可查的踪迹,因为在城市规划布局上,会堂、教堂和清真寺彼此相连,以致享有欧洲的耶路撒冷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