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会生活中,与婚姻生活并存的是独身生活,尤其是修道生活(又称奉献生活,即神父、主教、修士、修女们的生活),这是一种源自圣经与教会传统的特殊生活方式。
一个人会读和写至少就摆脱了文盲的原始意义;一个民族会读和写才开始了知识的积累和传承。文明就是在文字的累积和传承中不断获得提升的。一个人也需要不断在文字上靠读和写来累积自己的文化水平。
慈禧去世后两年,即1910年,诸圣教堂正西建起了一座“山”字形三层楼房,原位于城西府右街的法国圣母会和修道院迁此,故被称为“圣母修道院”。以后楼内开设一所教会小学。
因着明達之恩,我看到事物只不過是引導我們到天主的方法,讓我利用它來帶領我到天主。如果事物使我迷失了方向,我將捨棄它。因此我將超然地對待貧與富、貴與賤、健康與疾病、長壽或短命。
所以我们会选择一些热心并富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教友来作陪伴员。我们不要求他们必须会讲道和有训诲的能力,只要他们有爱心、热心和奉献之心即可。每个陪伴员负责5-10位慕道者。
(玛28:5)并且命她们把这个消息告诉门徒们:祂已经由死者中复活了。看!祂在你们以先往加里肋亚去(7节)。妇女们赶快奔跑,路途中耶稣迎上她们说:不要害怕!
看到女儿的劳作终不见收获,宋文善夫妇听主的话:你们要使天下万民成为我的门徒(玛28:19),到市里生活十余年的老两口决定亲自回老家,建一个福传阵地,接替女儿的工作。
福音说:“他的面貌发光有如太阳”(玛17:2)。他不久前宣报了他的苦难和十字架的死亡,这样粉碎了一个强势、现世的默西亚图像,使门徒们的期待落空。
(玛5:39,44)耶稣曾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在十字架上为钉死他的人祈祷,“父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
因此若翰自己对纳匝肋的耶稣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默西亚形象也有疑惑(玛十一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