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从今天流离失所者的处境回顾昔日流亡的以色列子民,指出耶肋米亚先知安慰以色列子民的一席话,也正是向今天那些从中东、非洲和亚洲来到欧洲的新流亡者说的。
我们是否可以盼望欧洲人,尤其是欧洲从政者的良知和心灵得以觉醒呢?答:我们当然如此盼望!我相信有许多领袖和人民,尤其是欧洲人害怕难民,害怕接受这些外来的移民。
感谢仁慈天主恩佑,使我们在经过三个月的祈祷和准备之后,终于满全了多年渴望去欧洲朝圣的心愿,让人特别感到欣慰的是兄弟妯娌八人能够一起同行,同沾天赐超性恩宠。
第一个问题由一位代表欧洲的法国修生提出,他问教宗如何将司铎牧职与觉得自己是门徒和传教士的谦卑相结合。教宗答说,司铎必须是一个永远走在路上的人,一个懂得倾听但从不孤单的人:他拥有被陪伴的谦卑。
此外,教宗也表明,传教不是从欧洲到世界其它地方的「单行道」,却在互相交流中成长茁壮。那些一度接受传教士的地区,如今教会大部分的司铎和会士却从那里诞生。
比起其它大陆,欧洲“有过多的司铎,我们必须承认这里的待遇比贫穷地区要优越”。枢机指出,“整个拉丁美洲,甚至整个天主教会应对亚马逊共同负起责任。如果需要帮助,教会就必须尽力派遣传教士,就如以往那样”。
教宗说:「今天在全世界、在欧洲,有许多基督徒蒙受迫害,为自己的信仰献出生命。他们或许遭到『白手套』的迫害,也就是受排斥。殉道乃是基督徒和基督信仰团体的『生命气息』。
教宗由此想到欧洲独裁政权上个世纪对基督徒的迫害,以及现今许多基督徒受到的迫害。教宗沉痛地说:「此时此刻,世界多个地区仍有许多基督徒遭受迫害。我们必须盼望并祈愿他们的磨难早日结束。
唯一从事人道救援的船只「张开双臂」(OpenArms)和其它救援单位则重申,欧洲务必建立起以保护人命为先的救难机制。
马耳他圣若望主教座堂位于欧洲最南端的国家马耳他正准备着迎接第三位来访的教宗。教宗方济各将于4月2日至3日访问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