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遇见撒玛黎雅妇人时,耶稣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但谁若喝了我赐与他的水,他将永远不渴;并且我赐给他的水,将在他内成为涌到永生的水泉(若四13-14)。
他从起初就这样论及耶稣:祂应该兴盛,我却应该衰微(若三30)。若翰一直衰微到死亡。他生前做了耶稣的先驱和宣讲者,强调自己不是默西亚(若三28)。
为什么我的内在时常感到枯竭与坚硬。面对弱者麻木不仁,面对不公事不关己,面对权力卑躬屈膝,而在至真福八端中,主是怎样在教导?
教宗首先表示,“今天的圣咏邀请我们不断寻求上主的面容,‘你们要时常不断追求上主的仪容,你们要寻求上主和祂的德能’(参阅:咏104)。
特别使我震憾的是在近3个小时的弥撒礼中间,出现了3次漂泊大雨,可人们从容面对,并无动摇之意。台上台下安静如常,像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使我认识到了信仰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力量。
想到十字架,瞻仰十字架,我们应无法骄傲起来,应学到一点谦虚,如圣奥斯定一语双关地说的:「如果我们太骄傲了,无法放下身段去效法谦卑的人,至少让我们能效法那谦卑的神!」骄傲的人,对人对己有两个特征。
因此,在真福比约九世宣布其为普世教会主保(1870年12月8日)一百五十年后的今天,正如耶稣所说:「心里充满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玛12:34),对这位与我们人类经验何其接近的不凡人物,我愿跟你们分享一些个人反省
为此我们必须悔悟,剔除这些举止,好能坚决地走上成圣的道路。 教宗提醒说:很多时候,好事、善行也都能引起流言蜚语和争论,因为有些人不愿意看到真相。
耶稣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并派你们去结实,去结长存的果实。(若15:16)多年来,西开总堂送圣体员们承行天主旨意,默默而积极地为主做工,光荣赞美天主,彰显天主的大爱。
我想举一个看似不太重要的例子:即使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他也能提出新意。显然,这位教宗能够同时触及多个方面,既包括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包括当代世界的大事,并设法让教会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