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塞大公团体创始人恩佐·比安基(EnzoBianchi)神父将在会议开幕礼上发言,论述辨认时代的征兆:在福音中的分辨。
为投入志愿服务而放弃教师工作的安科纳(FedericaAncona)女士;结婚43年,现今在马耳他堂区从事志愿服务的瑙迪夫妇(TonyandGraceNaudi);参与《共享岁月的智慧》一书编辑工作的30多岁美国人莱恩(
祈求圣母恩赐神父、修士忠于圣召、坚定信仰,以圣善的生活引领基督的羊群共同迈向救恩的道路。
教宗强调,作为圣体圣事之泉源的救恩应当转化为一种文化,从而激励人们去行爱德、团结互助、促进和平、提升家庭并守护受造界。
英国圣公会坎特伯雷罗恩威廉(RowanWilliams)总主教说:“罗哲弟兄是复活的一个证明。死亡是真实的,外表上也是我们世界的强大力量,但是生命和死亡在一个像罗哲弟兄的人身上显示的是死亡的失败。”
2009年6月19日—2010年6月19日为司铎年,为响应教宗的号召,本堂贾志福神父以此为题做了指导性发言,呼吁众教友在司铎年里要特别为众司铎祈祷,求天主圣神七恩常常润泽他们的心灵,使每一位司铎都能以信仰为力量
于是,教宗向在场的职员及家属说:“亲爱的各位,在圣殿马槽的场景中,我们重温这样的经验:注视著小婴孩,感受著天主的微笑、对所有穷人的微笑和对所有期待救恩的人的微笑。”
全球一体,天下一家,他人有难,吾等何能坐视,何况有恩于我者?值此河北进德公益基金会正式发起海外援助项目之际,本人率先响应,力虽微薄,但求心安。欢迎有爱心的朋友一起关注和声援!
最后,教宗恳求圣母玛利亚,耶稣死而复活的见证者,“帮助我们坚信这救恩奥迹”,因为它“能改变生命”。
这些神长「也在这普世的磨难中共体时艰,祈求天主广施慈恩,使众人得以痊愈」。同时,神长们也担忧圣地的「宿疾」,以及「百姓蒙受的苦难和不义」。大部分国家早已承认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