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在前辈们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我们的信仰观念,淡化世俗观念,接受信仰培育,坚固信德根基,成为领受圣神德能的教友。我们要拿得出时间来为天主工作,要用于为主作证,要在教区第三个甲子年新起点更加努力福传。
教堂为哥特式三层建筑,一层为多功能厅,二层为圣堂,奉大圣若瑟为主保圣人,是永嘉铎区永临堂区的总堂,教友人数众多,信仰根基深厚。
(咏2-3) 这篇圣咏所呈现的是一个遭受迫害的无辜者的形象,他被歹徒包围,这些人要置他于死地。可是,他在祈祷中从未失去希望,他一面哀诉所处的苦闷境遇,一面回忆过往得到的安慰。
日本的岸本英夫以人的本身为对象给宗教一词定义为:宗教是一种使人们生活的最终目的明朗化,相信人的问题最终能得到解决,并以这种运动为中心的文化现象。
不要增加饥饿人的悲苦;也不要激怒困苦中的人。不要扰乱忧苦人的心灵,也不要迟延接济有急难的人,不要拒绝痛苦而哀求的人,也不要转脸不顾穷困的人。
海龟生存在地球上也许有千百万年了,千百万年前没有人类,即使有人类也教不会海龟挖坑的经验,海龟不懂人的语言。那么海龟的“智慧”是谁赋于的呢?我想:当然是造物主了。
耶路撒冷大公会议中有抵拒圣神行动的双重阻力:一重阻力是有人以为「耶稣只为选民而来」;另一重阻力是有人想把梅瑟法律,包括割损在内,全加诸在已归化的外邦人身上。教宗指出,当时「这一切极为混乱」。
我们,尤其是司铎,应该超越这种模式,考虑到人具体、真实的生活,要有分辨的能力。问:对耶稣会士而言,分辨是从神操中获得的智慧。
过去在强调阶级斗争时期,人穷是由于受人剥削所致;现在剥削制度已被推翻,但穷人依然存在。夏天,酷暑难耐,有钱的人家在空调屋里享受人生,但有些人连吊扇、电扇都没有钱去购买。
「传媒是社会的建设者,它们使人思考,教育群众」。传媒本身具有「建设性」,但由於我们都是罪人,传媒也会「变得有害」。教宗列举传媒的三大诱惑,分别是不实毁谤、揭人疮疤和扭曲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