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莱(亚洲新闻)–印度教会历史上首次有在职主教,表达了追求更深层精神生活(一如古代教会的隐士)的坚定愿望。雅各布伯·穆里肯主教(JacobMuricken)于2012年被任命为帕莱教区辅理主教。
他写道,“当他读书时,他的眼睛扫过书页,他的心在追求文字的意义,但是他是安静的,他的舌头没有动……因为他从来没有大声朗读”。奥斯定提到这些,因为这并不常见。
接着,教宗想到那些失去真正的喜乐意义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以不可能的方式寻找喜乐,例如,疯狂地从自我肯定、成就、虚假的娱乐、消费、醉酒、吸毒等方式来追求喜乐。
他们更努力、执着地追求天国,而且,任何事物在他们眼里都是美好的。 有人说:小孩朴实无华,自谦自卑。他们更懂得自己的弱小和无能,有限和无力。因此他们只有完全交付,全心地到父母那里寻求帮助和安慰。
其实幸福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人致命的弱点就是不知满足,永远把得不到的东西看作是自己的幸福,但真正当你得到了你所追求的,你便开始不再珍惜。为此,朋友,请好好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吧,不要抱怨,不要奢求。
福音和教会的宣讲所带来的爱与正义的价值观,能协助致力于建造社会、经济、政治性结构的人,不断追求更大的正义,并且从历史的现实中寻找合理、正确、且真正考虑到人的全面的解决办法。
(路16:10-13)在今日经济挂帅的社会中,我们被称为光明之子的基督信徒们,决不可随波逐流,一味追求物质享受而成为金钱的奴隶。从前耶稣给予他的门徒们的教训和忠告,今天对我们仍然十分有用。
二、关于以基督精神重整现世秩序一节,教友们应该理解现世事物本身,以及它们对人生各项宗旨的真实意义及价值;要训练教友们正当使用世物及制度的组织,常常以教会的道德与社会原理,追求公益。
天主的仆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他的通谕Fidesetratio重申过:‘人的一生都在不停的去追求:他们追求真理,寻找一个可以值得自己信赖的人"(第三十三号):贤士们在白冷的婴儿身上找到了这一切。
教宗说:“每个信徒所冒的风险是奉行的不是真正的宗教热诚,所追求的不是在天主内的内心深处的期待,反而利用天主为我们的渴望和计划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