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任曹主教于一九五四年生于大邱,八一年在光州天主教大学神学研究院毕业后,同年晋铎,成为大邱总教区神父。在八一到九八年间,他在大邱四个堂区工作,又有五年负责牧养军人。
教宗谈到这位宗主教时说:“我怀着尊敬的心回忆这位高贵的牧人,他爱护他的教会,对天主教徒与东正教徒间的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不断鼓励国际天主教与东正教神学对话委员会的工作。”
正当攻读神学一年时,沙拉大修院解散,被迫回到长春。张主教具有很强的语言天赋,通过修院和社会学校学习,精通法语、拉丁语、俄语和日语,通过自学,通晓英语。
维也纳大学教授玛丽安娜·施洛瑟(MarianneSchlosser)和本笃十六世一样,坚信神学的重要性,因为它对于传播信仰、使学术界和信徒团体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事实求是的说,教会本地化、中国化是教会自身神学与实践的需求,同时,也是学术界寻求中国宗教研究文化自觉意识的基础。
1993年10月赴意大利深造学习,1997年6月毕业,并获得罗马宗座传信大学神学硕士学位。1999年2月又获传信大学神学博士学位。2002年获得美国天主教大学宗教社会学硕士学位。
网志共分四部分内容:从圣言内容开始,每日圣言分享和主日讲道分别讲授平日和主日的道理;灵修与励志则是李主教亲自撰写或一些在网络上有意义的文章和短片分享;神学与哲学首先会连载由西班牙纳瓦拉大学(UniversityofNavarra
曾在澳门服务的冯修士出生于香港,18岁到台湾就读医学院,毕业后进入长庚医院工作,专科脑神经,32岁赴英美进修,经辨别后确认要答复天主的召叫,43岁加入耶稣会中华省,45岁在菲律宾发愿,47岁进圣博敏神学院攻读神学
世界各地的神学家和专家于6月初来到罗马,为世界主教会议第二会期的《工作文件》展开工作。
台中教区青年牧灵委员会带领与会者深思我信什么?,并邀请众青年工作者在祭台前一起写下,做为青年工作者对信仰的宣认。辅大圣博敏神学院教师主讲教会对于青少年相关的伦理教导及青年工作相关的伦理议题。